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日日湯瑪森
分享 | 瀏覽數: 1567

日日湯瑪森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05月09日 11時19分

評論的展演: 《日日湯瑪森》


鈴木貴彥<黑輪店 in 沖縄>  圖版提供|双方藝廊

  雖然赤瀬川原平在<路上觀察學入門>說道,「是啊,所謂藝術,雖說是模仿世界萬物,但也是在揭露它們的本質啊……」然而,《日日湯瑪森》中,策展人簡子傑所試圖推展的卻可能是更為縫隙的部分,也就是在當代藝術轉化物質的象徵藉此揭露本質的過程中,在尚未錨定為有用或無用的認知過程中,那個暫時、臨時被捕捉的狀態。

  4月23日至5月22日,双方藝廊展出「日日湯馬森」(Everyday Thomassons)由策展人簡子傑策劃,集結八位優秀台灣當代藝術家,詹士泰、陳萬仁、賈茜茹、徐揚聰、廖昭豪、廖建忠、鈴木貴彥、吳思嶔,展出近卅件作品,包括攝影、現成物挪用與單頻錄像等多種媒材。

  「湯馬森」一詞出自「路上觀察學」,源自美國大聯盟選手Gary Thomasson被高薪聘請至日本後卻屢遭三振,職棒生涯就此結束。1985年日本前衛藝術家赤瀨川原平等人,將此界定為「湯馬森」,用來意指他們在路上觀察到的「城市建築遺留下來的各種無用之物」,路上觀察學者將這種消滅自我的日常觀察行動視為超越藝術的行為;策展人簡子傑認為,在這個展覽中,援用「湯馬森」只是用以表達那些原本就在那裡,卻經常被忽視的感受,無論是物的功能性瓦解或人持續感受到的失能,這種種感覺也都是城市日常生活的慣常感覺,將「湯馬森」加上「日日」,是想強調湯馬森的主觀成分,因為我們正持續地失去什麼而成為什麼。

  從策展人上述的角度來看,《日》展中許多作品的狀態才有辦法被理解,這些作品在展覽中呈現的不是指向轉變有用與否,而是藉由不同藝術家轉變物體材質語彙來對比出轉變之間有多大的空間,例如廖昭豪的<紐澤西護欄>,這些由紙漿等媒材複製成水泥護欄的物件,本身的確是藉由媒材的轉變來再現護欄,藉由媒材的不同對比出護欄的無效,這算是相當明確有效的語彙對比,但是相對於此,廖建忠的<貨車箱DH-4827>則是讓人無法明確得知到底是現成物挪用還是藝術家複製出來的,這兩位藝術家更進一步對比出來的是,廖昭豪的<紐>等作品勾引的是每個人心中有過的公共空間經驗,而廖建忠的<貨>如果不是細心的觀眾,大概無法發現車廂門上印的正是藝術家的名字這種極端個人的經驗,而當觀眾發現這點時,只會更進一步的懷疑,這是現成物挪用嗎?

  其實這些轉變的可能性不只存在展覽中作品彼此的比較,甚至也包括了作品本身在不同展覽中的脈絡轉換,例如鈴木貴彥的商店模型,這些經由數位攝影拍攝重製立面重製成立體的作品,原來在「全球商店情報計畫」 中討論的可能是全球化,然而在《日》展中,除了原脈絡外,可能也被凸顯了看似3D列印,然而卻是數百張照片經藝術家調製而成的再現,不過這樣的手工卻非浪漫的徒勞,透過這樣的手工,解消的是攝影原有的單一視點,凸顯的是藝術家古典的再現對象物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其實可以視為呼應策展人所試圖討論的,在藝術敘事中,轉變再現對象物的各種可能性,只是或許策展人的企圖相當浪漫且龐大,要能理解需要有相當多的前提脈絡,但是這些前提可能又會成為這些"可能性"的障礙,兩難之下所呈現的就變成了圈內人較能理解的展覽了。


廖昭豪<紐澤西護欄>  圖版提供|双方藝廊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