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人物專訪]2016 TIAF特別企劃:動畫與臺中(上篇)
分享 | 瀏覽數: 1582

[人物專訪]2016 TIAF特別企劃:動畫與臺中(上篇)

Author: 2016TIAF國際動畫影展, 2016年05月11日 23時16分

評論的展演: TIAF、動畫影展

[人物專訪]2016 TIAF特別企劃:動畫與臺中(上篇)

採訪整理、文/TIAF

訪談日期:2016/05/05 採訪地點:小路映画

臺中與動畫有甚麼關係?

這幾年內,所有城市都吹起了一股影展風潮。各地開始以城市的規模舉行不同主題或風格的影展與影片競賽,2015年,臺中舉辦了第一屆的臺中國際動畫影展,以盛大的規格迎向動畫主題,也成為臺灣紀錄片雙年展離開臺中以後,唯一的城市影展。

動畫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院線充斥著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動畫劇情長片,MOD和租片店也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日系動畫,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版;電視打開隨著時段可以看見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到海綿寶寶,收看年齡層橫跨老少,即便以動畫作為歸類,依據主題和族群又可再細分為許多類型。除了原創動畫以外,更有各種寫實的動畫依附在現今許多的電影當中,甚至是廣告和MV,所以如果說動畫與當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實一點也不過份,而臺中以動畫作為城市主題影展,也不是空穴來風。

「小路映画」自2011年以來,便以臺中作為基地,策劃了許多靜態與動態展覽,包括2013年『奇幻放映機』臺灣動畫影展在臺中動畫飛行館舉辦,至今也以許多不同類別的展覽活躍於全臺。

「FUTURE Film DAY未來電影日」創辦於2012年,在北、中、南等地以獨立影展的姿態,試圖打造能夠深耕生活的影像平台,並在2014年與日本合作,舉辦「臺灣動畫盃」全臺巡迴,目前駐點於臺中光復新村。

今年的TIAF在影展正式開始前,特別邀請到了兩個臺中動畫團隊的三位策展人,分別是小路映画的黃米露(底下簡稱黃)、未來電影日的林瑋倫(底下簡稱林)和王吉米(底下簡稱王),以動畫作為對談的軸心,延伸出不同的視野和觀點。底下為對談實錄:

 

問:今天很高興邀請到三位策展人,這場訪問希望可以呈現出不同團隊在動畫領域和臺中這個地方所觀察到的關聯性和可能性,並且在未來的日子當中,臺中國際動畫影展落地生根以後,他帶來的影響力和周邊發展會有哪些面向。

以各位策展人在動畫相關的策展經驗,請問您們對臺灣現今的動畫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相關現象是如何觀察與解讀?

 

王:以目前的情況來講,雖然這個市場相當的小,可是還是一個供過於求的市場。或許很多人覺得他(動畫)是個市場,動畫系所一間一間的開、一屆一屆的畢業,可是這些人出來之後,卻發現能夠就業的面向不如他們想像中的廣。舉例來說,我們沒有像日本有影集、動畫片這類的。以目前(台灣市場)最大的來說,應該是MV市場和廣告市場,可是廣告市場能夠吃下純動畫的也不多,主要還是以那種Motion Graphic(動態圖像設計)的形式上比較多;在目前短片市場或MV市場當中,比較沒有太多空間讓有腳本的、有故事性的、有延續性的動畫發揮。

我們可能會看到很多動畫相關的廣告、MV,但比較傾向一種美術的風格形式,他們需要透過動畫來呈現一些華麗奇幻的效果,但是那並不能完全呈現動畫本身的特性。所以如果我們把動畫看的廣義一點,可能包含到視覺特效上的技術等等,在廣告圈就比較好用,那個市場或許還比真正需要腳本動畫的市場來得大。可是事實上在訓練的時候,動畫學系還是希望學生是以腳本動畫為主,有個小故事、小主軸和小訴求,那我們的教育形式上是針對腳本動畫,但是出了學校以後卻發現用不到腳本動畫。所以這是我個人覺得以目前來說,動畫人才說很多也很多,說不夠也不夠。

 

黃:其實我覺得簡單來說,現在所謂的產業市場,要的動畫是功能性的,而不是創意性的,就像吉米說的,這些動畫並沒辦法讓他們(創作者)能夠去發揮原創故事,或者是有相關的合作方式能夠有自己的創意發揮或故事脈絡。通常在產業當中,可能是廣告片、商業片、電影或者電視劇,需要的是甚麼,他(創作者)就是做給他們,甚至還會被干預。那很多有想法的創作者,例如我有兩個插畫家曾經待過遊戲公司,做遊戲動畫角色設計,結果被公司拿知名動畫的角色要求照著畫類似的角色,也不被允許有原創。

 

王:一方面也是資金的問題,因為他們可能也付不起原創。

 

黃:大部分的產業目前傾向把資金運用在行銷上,而不太願意投資在創作者端。

 

王:我覺得應該是說,取決於市場的規模,可能總行銷預算就是這麼多,如果花費多數的預算做原創,就得賭市場吃不吃這個原創,所以他們寧可找已經紅的角色去拷貝成功市場的部分元素,他們的風險就會少一點。

 

林:臺灣在動畫創作上時比較少會導入製片、商業思維去創作。學校教育集中在技術與創作理念,卻從較少開一個學程去培育懂得商業市場面的動畫製片。比如說我上幾週去SEGA的時候,他們正是採用大數據去分析研究故事的情節、角色的外型等跟消費者喜好之間的差異等,畢竟商業創作是不一樣的目的性。臺灣動畫要形成產業,勢必要開始投入這些前置的研究和商業市場調查。

另外,我覺得既然提到產業,就要看哪個產業實際上在賺錢去形成產業鏈。以好萊塢為例,以電影為主體,延伸出影集和周邊等等;在日本的話則是由小說和漫畫,銷量好的小說或漫畫改編成動畫,甚至電影等等。那或許有人有疑問,日本不是有許多原創不是改編的?是的,日本在商業原創是採取八比二的比例。從原著去改編的佔八成,實際上商業原創才佔不到二成,為什麼是二成這麼少?因為在日本是已經成功的人才有資格做原創。這個其實是非常現實的考量。因為即便是有足夠的名氣和資源,原創的失敗風險還是很高。另外在中國的情況,則是遊戲導向。因為他們現在手機遊戲很賺錢,遊戲賺錢了以後發展成網劇、二次元動畫Ip等等。以此回推,臺灣動畫鏈無法起來原因就是因為其他產業不賺錢,而賺錢的產業可能是高科技、房地產、政治?這些產業有沒有辦法帶動動畫產業,我自己只能先打個問號,但是還蠻希望他們可以來支持的。當然這些部分都是基於商業機制的角度,他是必須切開來思考的,這不是政府該去切入的角度,而是切入更多民間無法做的事。動畫是一個強大的文化、觀光影響力,是一個國家的根請務必好好重視。

 

王:而且在政策投入的時候,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硬體面的事情。因為機制還不完全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動畫團隊其實也沒甚麼資源能夠進駐。他可能可以吸引到已經成功的團隊,但是並沒有辦法真正扶植正在成長的團隊,我自己比較希望見到政策能夠朝向的是民生面和教育面。

 

問:如果像剛剛提到日本是個八比二的比例來看的話,臺灣原創動畫的工作者面臨到的挑戰是甚麼?又有甚麼樣的方法是他們可以發展的?

 

林:以現狀來說,臺灣會做原創的動畫工作者大多數都停留在學生,因為畢業以後很難再做自己的東西。

 

王:硬要以比例來講的話,大概是九比一吧。

(黃:這太少了啦!)

王:如果要扣除掉我們剛剛前面說的那些做技術性工作的,可能還要更少。不過也要來看我們定義的原創到底是甚麼,如果要自己寫腳本來看原創,這個可能是太嚴苛了。比如國外的一些原創動畫,他還是會需要有一個團隊處理一些畫面、光線或其他技術性的問題;只是說在台灣可能比較少有團隊或是公司能夠支持做個一、兩部原創動畫。

 

(問:這就回到前述的供需問題。)

王:對,那又有另一個問題,在於臺灣人很喜歡做劇情長片。有時候短片拍了以後,就夢想下一部要拍電影,動畫長片、院線電影。其實中間明明就還有許多選擇,例如影集、電視劇、系列短片等等。

 

問:為什麼臺灣相對來說很少有看到以影集為方向的原創動畫?

 

林:因為燒錢。燒同樣的錢,更多團隊寧可去賭電影。

黃:之前臺灣吧就做得還不錯。我覺得他們就是從影集下去跟商業有合作的關係,這其實是所有臺灣動畫應該要去思考的。就是我們怎麼一邊發展自己的原創,一邊又能以原來的精神去維繫資金的來源。

 

林:他的模式其實是正確的,即使在創作上不一定是腳本取向。

 

王:這也是我前面有提的,我們對原創的定義在哪邊,或許不一定是腳本的原創、故事的原創,也有可能是角色的原創或者概念的原創,是很多層面的。未必一定要自己寫腳本、拍電影-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宮崎駿,除了寫腳本、畫動畫,還要自己出版才叫做原創,事實上臺灣的動畫創作可以不用這麼急。

 

林:我們一直在談原創,實際上跟整個動畫發展來說更重要的,可能還有經紀人和製片這一塊,只是這個部分我們一直沒什麼發展。

 

王:所以這個又得回到產業來看,為什麼沒辦法做到系列開發。假使我今天創造了一隻皮卡丘,我沒辦法去做周邊廣告、沒辦法生產絨毛玩具,或者跟其他產業相關的合作與開發,那這個角色的熱潮是延續不了的。以院線電影宣傳來看,他可能能夠有兩個月的熱潮,或者以大片來看,可能要像美國隊長,頂多三個月好了,那一般其實不會有那麼多的行銷預算。倚賴著上片前的熱潮,或許在電影播映的時候賺一波,可是其實電影真正賺錢是後面,都是那些周邊。回到我們的問題來看,他沒有周邊,也就少了放大的效益。臺灣可能就拚一支長片,賭他的票房,然後就沒有了。

 

林:一方面也跟載體和通路有關,你的載體和通路廣,辨識度就高。這其實已經跳到另外一塊了,跟渠道有關,看起來比較偏向商業面向,但是也是無法避免的一部份。

(王:這本來就是環環相扣的。)

 

林:再把題目拉回來,如果站在原創的角度來說,或許需要更寬闊的心胸,去跟更多人合作,才有可能繼續維繫創作的可能性。以臺灣目前的市場來說,要完全以創作型原創為主,可能就要找到一個非常厲害的經紀人了。

 

黃:回到根本來說,也只能說我們的文化目前根還太淺,還在學習,所以會犯很多錯。可是重點變成是我們能不能在錯誤中學習,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不能是掩蓋錯誤。那只會不斷地觸碰到同樣的問題,然後無法真正的解決他。

(林:許多拍長片的動畫導演,跌倒了一次,就很難有機會爬起來。因為他可能是賣房賣車貸款去創作的)

 

王:如果政府真的要支持原創動畫,或許可以跟一些電視台談,開一個時段或者節目去播映這些動畫。

(黃:但企業不太願意去觸碰動畫,因為一定賠錢。)

(林:也就真的是一定賠錢。)

(黃:就算政府補助也賠錢。)

 

王:所以,我剛剛假設的是,他不應該補助給動畫公司,反而應該變成專案是給電視台,讓電視台去播放。我強迫你去開專案,再補貼你去買這些臺灣動畫的版權。就是說,政府讓電視台、電影院,讓這些通路去跟創作者買東西,他可能第一次是補助、第二次是補助,讓通路去試群眾的反應,並且進入市場接受考驗,他才會形成鏈嘛。現在都是補助給創作者,結果創作者做了作品出來以後,還是要自己去找市場,但市場根本不想要嘛,連通路都沒有。政府應該是去幫你開個門,讓電視台開個時段,比如說原本播海外動畫的,挑個時段改播臺灣動畫,那創作者也就有機會做影集了。

 

黃:這提議很好耶。如果收視率好,電視台就會願意繼續做下去;收視率不好,那可能就換人。

 

王:收視率不好,要斷掉也可以,但是就至少先把鏈做起來。否則一直談產業,就是要鏈嘛。也比較不會牽扯到特定單位對團隊或創作者的喜好或干預,而是回歸到市場機制。

 

黃:我覺得這種想法充滿希望。

 

王:我是真心覺得,至少不要再把創作者舉得高高的,然後摔下來。他可能拿到補助,得了十個國際獎項,然後發現在臺灣,還是甚麼事都不能做。雖然大家都想要做原創,但是要做原創,也必須先有足夠的資源,這也是很實際的。

 

林:這樣說好了,他可能會有幾個配套,以市場機制來走,可能可以像你剛剛說的。但我現在如果想要額外來做,對臺灣可能有幫助的事情,也可以參考看看香港的做法,代替公司的角度,每一季去尋找比如說十部創作短片,然後協助他IP化,IP化後下一步就是找投資人進來,製作影集籌備製作委員會,把電影發行、玩具商、遊戲產業等等找進來,促成一個新的商業產業鏈模式。

 

(續下篇)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