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打開-當代2016選》
分享 | 瀏覽數: 570

《打開-當代2016選》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06月20日 11時54分

評論的展演: 打開-當代2016選


圖版提供|TKG+

  十餘年來「打開-當代」一直舉辦多樣性的藝術相關活動,以當代藝術創作為核心,今年經搬遷後,也與TKG+展開合作,TKG+作為商業畫廊中較具實驗性的空間,與「打開-當代」的合作可見其企圖心,而這次以成員各自作品為主的展覽,也更能讓觀眾直觀的理解「打開-當代」關心的面向。

  5月21日至7月3日,TKG+舉辦《打開-當代2016選》,邀請「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當前九位成員展出,與許多當代藝術展覽不太一樣的是,這是個沒有主題的展覽,甚至連「打開-當代」也不是核心,而是回到每個藝術家自己的創作。

  不過從現場作品來看,這群藝術家的聚集顯然並非偶然,正如策展論述中提及,這些作品可以從"文化物件"的角度來觀看,或者可以這麼說,杜象的現成物挪用打破藝術裡的象徵功能後,當代藝術裡的物件有時是回應文化中既有的文本,現成物成為語彙被藝術家使用,再現的是語境而非象徵,也因此,這些藝術家所引用的現成物不再是工業產品,甚至是過去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那些再現象徵的作品。

  例如許家維的<巴黎舊巷>,他將台灣畫家楊三郎於1934年在巴黎寫生的風景畫拍下,並前往實地尋訪,然後以"劇本"的方式,再現這個尋訪前輩藝術家所繪製、再現的地點的過程,在這裡楊三郎的作品只是文本之一,整個語境可能在於多少年來藝術家對於巴黎的想像,那個想像甚至是至今依然存在觀眾的心中;以許家禎的作品<常鬱>來看,他以畫家常玉的作品為文本,邀請調香師調製出相對應的味道,這樣讓以不可見的、環繞式的味道形式來詮釋文本,或許本身就是種隱喻。

  羅仕東的<白牆>邀請畫廊工作人員揉捏油土並翻模展出,邱承宏的<大理石紀念物>則是將市面上販賣的小型大理石雕塑磨去肌理,這兩件作品都是以藝術場域的生產文化脈絡做為文本,羅仕東以工作者的回應做為作品,邱承宏則是剝奪那些藝術複製品的象徵功能,兩位的作品可說是重新提問、重新將觀眾帶到藝術場域被建立的過程中,讓觀眾面對過去象徵美的藝術場域是如何被建立。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