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
Author: 十二少, 2016年07月09日 01時13分
評論的展演: 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
日前深夜的公視表演廳,播放了國立國光劇團去年在國家戲劇院首演的《十八羅漢圖》,向來不愛在電視螢幕上,重新觀看我曾劇場內看過的表演,而《十八羅漢圖》讓我破例的原因,因它是一部值得再三玩味的作品。
今年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十八羅漢圖》是五件得獎展出的作品之一,特別的是,本次的展出有三個作品是屬於表演藝術類的創作,如果又把《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這次在北師美術館選件展出的作品算進來看,只有地下室許哲瑜的作品是純屬視覺藝術的了。因此我非常好奇,曾經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十八羅漢圖》,能在美術館的空間內如何被展演?作為劇場作品的《十八羅漢圖》與美術館內的《十八羅漢圖》,是如何「似假還真」或「似真還假」?
圖版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彭一航
我以為如此的劇場作品大多會選擇輪播當時的現場錄影,無奈是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演出,美術館內的觀眾很難好好專心地「站著」看完,即使在劇場內舒舒服服地「坐著」欣賞,也偶有出神的機會。美術館內的《十八羅漢圖》避開表演藝術以時間來鋪陳的展演,改以多媒體投影的方式,凌空瀉下的絹軸,垂到長桌再落到地面,依序從桌面上如序曲般的影像,到長卷盡頭魏海敏的獨唱,再到長桌左右側的雙向投影作為虛實對照,最後再回到盡頭師徒兩人的對唱。
美術館的《十八羅漢圖》展出形式大大裁減了原作的故事劇情,只剩下「景虛情實」的概念,對一個曾經看過現場演出的觀眾來說,很容易「腦補」其留白,但如果是沒有看過演出的一般觀眾,如同我欣賞身體氣象館《長夜漫漫路迢迢》或是杵音文化藝術團《牆上。痕》的感覺,很容易產生「距離」。對我來說,這個經驗非常有趣,我不禁想問:一個藝術作品,它的形式與內容是否真的沒有距離?又若同樣的內容,換了形式,是否就是另一個作品?在我這次的觀展經驗中,我同時有著這兩種的交替經驗,對我來說,《長夜漫漫路迢迢》和《牆上。痕》都可以是獨立的作品,而《十八羅漢圖》卻同時有著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好像又不像那個劇場內的《十八羅漢圖》,這樣的「距離」,產生了新的觀看作品的角度,這種「距離」的創造,帶給了觀眾「疏離」後的新鮮感。
美術館的時間性是永恆或超越時空,而劇場的時間性則是即時當下。在劇場內看演出,如同欣賞放火的過程,在美術館內看展覽,如同欣賞一顆又一顆結晶。當代美術館將展覽視為一種新型態的藝術創作之際,引進表演藝術作品的展示實驗,兩者「時間感」的衝突與矛盾在碰撞後,展示的思考如何處理時間與空間-一種動態與靜態的時間擺盪?例如:以時間作為感知的元素,藉以雕塑空間、定義空間,能否有新的美感經驗從觀眾的身體感中誕生;展場空間的營造,引導觀眾的參觀動線與方式,建立作品與人的互動行為,在一次又一次的參觀,重複的每個即時當下,從短暫的關係延續為恆常的身體經驗;又或者透過片段的錄像於空間中安置,任觀眾自由穿梭其中,片段的總合雖不等同於原作,卻重組了原作,產生原作豐富的詮釋與解讀,其意義在於,觀眾才是這些有機組合的主體。
無論如何,不管是劇場還是美術館,始終要呈現的還是「人」。這是我參觀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的最大收穫,這些作品不管曾經在哪個空間展演過,因緣際會同時聚集在一起,物理的距離已經沒有意義,而是相互呼應後的化學變化。抑或是:
晨曦與彩霞的距離…
虛與實的距離…
真與假的距離…
劇場與美術館的距離…
藝術與社會的距離…
作品與觀眾的距離…
……
有一件事情大概很清楚,距離的存在,往往是條通往思考或批判的道路,也是一種觀看的方式。因為距離,所以空間,時間的縫隙,乘載著你我無限的想像力,也才會有大無限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