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 》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07月18日 04時06分
評論的展演: 《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 》
對年輕的觀眾來說,銀鹽的魅力可能是比較陌生的,《銀鹽世代》帶領觀眾觀看的不只是銀鹽世代曾經有過的精彩,也包括銀鹽影像曾經為台灣所記錄過的歷史,而這正是影像的魅力,多少的藝術家為了記錄與美的平衡而努力探索,而在銀鹽逐漸退出市場的同時,除了懷舊以外,該展也試圖找出銀鹽的未來,只是在形式上的懷舊外,能否找到銀鹽在本質上更為呼應時代的特點?
國美館於7月2日至11月13日舉辦《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 》,由張照堂、簡永彬擔任策展人,集結橫跨百年, 卅一位台灣攝影家,共254件的作品, 以銀鹽技法為範圍,展覽規劃「文獻」及「原作」二部分,「文獻」部分蒐集了1890~1945年間蛋白相片、玻璃乾版片、三色碳墨轉印、寫真帖等珍貴稀有的史料及作品61件。
光是從「文獻」的角度來看,《銀鹽世代》中展出的作品就相當值得觀賞,從技術的角度來探索攝影史,雖然各種技術名詞對觀眾來說可能是陌生的,對台灣攝影史的整理卻是重要的肌理;另一方面,這些影像的內容是相當少見的,百年雖長但也不過是三代左右,除了依靠口傳與文字外,影像也讓我們直觀的理解關於台灣曾經有過的樣貌。
以「銀鹽」為主軸同時也是個相當大的企圖心,一定也會有關心攝影的觀眾有所提問,例如台灣唯一一位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成員張乾琦的<鍊>的缺席就相當可惜,當然我們可以理解藝術史的梳理必然不可能全知,策展人選擇與否有其目標與策略,只是除了「文獻」的考掘,在「原作」部分,我們比較難看到策展人的選擇判準。
提到「原作」,這是本展另一個值得推介的部分,目前許多攝影展,展出的作品都是以數位噴墨作為媒材,堅持以原作展出是有其意義的,主要是讓人理解藝術家在拍攝以後,如何詮釋自己的底片,例如展出李鳴鵰的"原始印樣",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藝術家拍攝後,在印樣上思考構圖等問題的過程,這對理解藝術家創作的過程是相當有意義的,也是值得讚賞的。
在數位為主的當代,堅持銀鹽的創作者可能不多,本展也將幾位當代的銀鹽影像創作者包含在內,可惜的是,主要還是在技術上的古典懷想,銀鹽或是攝影的本質思考就較為缺乏,事實上,技術上的古典也是形式構成的主要元素之一,以此回應攝影史也是種創作的可能,將古典技法停留在美感上,是相當可惜的,而這也是個相當大的議題,期待未來在此也有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