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常態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10月02日 04時39分
評論的展演: <菲常態:尋找家園-羅納德•溫杜拿個展>
在離台灣最近的前三個國家裡,菲律賓可能是我們最陌生的,雖然生活在台灣的菲律賓人超過十萬人,但是對於菲律賓的風土人文甚至是當代藝術,我們接觸的機會顯然都不多,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在今年首次邀請菲律賓當代藝術家舉辦個展。
9月15日至11月20日,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菲常態:尋找家園-羅納德•溫杜拿個展>(Project: Finding Home-Ronald Ventura Sole Exhibition ),展出作品形式包括繪畫、燈箱、立體裝置與空間裝置等;台北當代藝術館位於外籍移工休閒聚集的台北車站與中山北路間,本次個展以「尋找家園」為題,除了藝術家原有的創作脈絡外,也切合來自菲律賓的移工情境。
以展名「尋找家園」的作品《尋找家園》,各組圖片皆以看似打開的旅行箱做底,以拼貼的方式,呈現十組菲籍移工在台灣與在老家的生活圖像,以燈箱的方式加上滿版的旅行箱,在意象上帶給觀眾宛如進出機場時行李箱通過X光檢驗機的記憶,強調飛出國門的印象,在展場中間則是懸掛著人形飛機《空中飛人》,整體詩意的呈現出移工面臨不停的移動,或許作品並沒有直接指控出移工在本國與在台灣的各種艱難處境,然而藉由這種許多人都有的"離鄉"情境,或許更能成為讓人進入國際移工情境的起點。
除了《尋找家園》這件與菲籍移工連結的作品外,其餘作品則是顯現出創作者對菲律賓文化的觀察,包括大量體的使用西洋藝術裡的柱飾、宗教性象徵與不同階級在地人們的影像等;旋轉木馬也成為創作者使用的語彙,除了樂園般的氛圍外,那些動物則是被塑造成人與動物的合體,而旋轉木馬的原地打轉可能也成為某種象徵,此外,另一展間裡也有兩個旋轉木馬,只是分別是兩個前半身與兩個後半身的組合。
這些象徵物語彙,會讓人清楚感受到菲律賓受到西方文化殖民的影響,那些崩解的西方柱飾討論的可能是殖民時代的殘存影響,而兩個前半身組合而成的木馬談的可能是無所適從的當代情境;從台灣觀眾的角度來看,或許我們對於菲律賓的文化與歷史感到陌生,但是對於這種深受殖民情境影響的當代現況,顯然是在地緣政治下我們可以理解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