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貌合神離的地景與藝術
分享 | 瀏覽數: 2110

貌合神離的地景與藝術

Author: 邱書凱, 2016年10月24日 19時42分

評論的展演: 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八德埤塘的兩件作品

參訪時間:2016/09/25 午後

參訪地點:桃園市八德區 八德埤塘

 

在美術館中,藝術家或策展單位在一座「中性」的室內空間中,為作品們量身打造合適的展間,對於觀者而言,彷彿藉由蟲洞穿梭到一個與世隔絕的時空,安靜徜徉在自我與作品的對話,一旦離開大門,聽見噴發的引擎聲、望見天空的顏色,又回歸現實;「地景藝術」的創作方式則是先選定一「現實生活」中既有的場域空間,在此空間中進行展品的亮相,相對於進入藝術殿堂般、頗有距離感的美術館,地景藝術顯得親民許多,在開放、不拘束的環境中,打造出老少咸宜皆能玩賞的生活展場。不過,所有的創作都有它的社會性與藝術性,地景藝術也不例外。

 

地景藝術與公共藝術(Public Art)血脈相近,若能理解後者的源頭與理念,如何建構出獨到的地景藝術也就迎刃而解。從字面來看,「公共藝術」可拆解為「公共」與「藝術」兩個單元,重公共則關切生態環境、文化生活,重藝術則關切空間景觀、藝術作品【1】;從發展脈絡來看,公共藝術起源於十九世紀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政策,目的是為了「協助藝術家能藉此度過經濟蕭條的年代」,…不久後,由最初的社會福利再轉為藝術教育及改造環境,而後強調社區營造【2】。地景藝術實則涵蓋了公共藝術的範疇,將公共性更聚焦於「地景」二字,而所謂的地方景觀不單是眼前所見的畫面,空間與時間縱橫交錯的移轉下,亦涉及人文史地的探索與省思。誠如上述,下文將針對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八德埤塘的兩件作品分別討論。

 

四眼呱呱「青蛙王子」是一座大型的雕塑模型,作品的設計選擇讓青蛙戴上白色鏡框的眼鏡,雙「手」俯在兩腿開開的坐姿,其中還夾著一顆金球,造型相當地「卡通化」,有如兒童台常見的卡通人物形象,深受小朋友的青睞。官方的作品說明中如是描述:桃園素有「千塘之鄉」美譽,為增添陂塘更豐富的故事情節,特別以可愛的「青蛙王子」做為象徵角色,取名「四眼呱呱」。青蛙王子頭上戴著皇冠,彷佛正要把前方的金球呈獻給觀眾。童話故事《青蛙王子》中的公主把心愛的金球掉入池塘而傷心不已,青蛙提出交換條件幫助公主找回金球,故事隨之展開。【3】。創作者將童話故事的場景與八德埤塘相互呼應,企圖在寫實的場景中另闢「虛擬情境」,然則,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透過何種虛擬情境的技巧建構於作品?作品說明以「青蛙提出交換條件幫助公主找回金球」作為情境的開展點,不過此時的青蛙為何安然微笑地坐在草地上?獻給「觀眾」金球的情境動機是什麼?「獻」的肢體動作又從何得知?當青蛙戴上皇冠時,究竟是王子抑或青蛙,或者只是虛假的王子?青蛙王子又為何戴著「眼鏡」?作品中,難以尋見原本故事的脈絡,也不見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與動作設定,大大地削減了故事的戲劇性魅力,情境也無從自觀眾的腦海中隨之展開。這些隨處可見的公共藝術作品大多是陳列在公共空間的雕塑、壁畫或裝置,民眾只能以新鮮有趣視之,而難以介入、參與、對話或互動,這樣的公共藝術只是存在於空間,而沒有更多的公共意涵。【4】

 

「島嶼製造.溢游地景」像是小型的個人工作室,藉由幾何形的建築結構擺設在埤塘順延支流的草地上,別有一番趣味,搭配上作品的題名,令人不禁想探究,看似輕巧的設計,是否能像小島般擺放在不同的環境中?官方介紹的圖文中說明:此作品像是變形金剛般能夠隨著需求做出不同的形體改變,像是提供氣候型態、海洋生態的偵測,或者作為移動菜園與資訊交流站的可能。【5】現場的展出中,依附在建築體的幾株植物確實得以瞥見這座島嶼成為移動花園的可行性,光是想像攀滿植物的溫室游移在都市街頭或飄揚在茫茫大海中,就令人萬分動容。此外,氣候與生態的偵測功能也為近年沸揚的環境議題提供資訊輔助,別具當代意義。然而,作品的結構使用比較冷、硬的金屬材質,讓人聯想到鐵皮工廠,與原木的地板顯得一分為二,缺乏整體的一致性;其次,盆栽植物三三兩兩,較為稀疏、了無生氣,難以與現場的綠地、自然景觀合而為一,反倒格外地孤立、彆扭;再者,當作品的可能性無法於現場被實際地應用,或透過導覽人員、看板文字解說時,不免有空殼之憾。藝術之於公共,在於表徵出生活美學的價值,更藉由視覺感官,提供出一種關於現況與未來的觀察、思考與參與。【6】無論如何,創作者之於後者的關懷是值得肯定的。

 

在桃園市政府的主辦下,今年藝術節以地方覺醒、社區風動、藝術打樁三大主軸,移師至新屋、八德二區舉辦,以石滬、陂塘、海岸、自然生態等極具在地特色之景觀做為地景藝術節策畫發展核心。建立社區參與、在地特色、環境永續、循環經濟四大價值打造在地藝術活動品牌。【7】然而,策展的主題該如何明確定義,使創作的核心主軸更為聚焦?地方居民的生活是否因藝術的介入產生更緊密的交流?社區是否在藝術的協力下維持「永續」的經營與發展?藝術的紮根能否推動民眾以購票的具體行動支持經營團隊,而非習慣享受免費的展演?諸如此類,皆有待長期觀察。最終,地景藝術仍須回歸至地方文史甚至空間的連結性,八德區舊名為「八塊厝」,相傳是清朝乾隆年間有八戶不同姓氏之族前來開墾,因而得名。原先提供農作灌溉的民生需求,在環境意識抬頭之下,也成立為生態公園,作為賞鳥客、居民、專家作為休閒、生態教育的好去處。單以八德的兩件作品進行論述不免有概括之嫌,卻帶有見微知著的精神,也唯有透過對創作地點(Place)之特質,充分體示其環境自明性(Place Identity)以及對於未來可能之觀賞者(Viewer)有預期的了解與合理推測,才能真正開創出具有在地性並且賦予當地風土意涵之創作。【8】

 

【1】倪再沁 著,《公共藝術觸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頁33。

【2】倪再沁 著,《公共藝術觸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頁14。

【3】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http://www.taoyuanlandart.com.tw/tw/art_detail_a23.php

【4】倪再沁 著,《公共藝術觸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頁128。

【5】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http://www.taoyuanlandart.com.tw/tw/art_detail_a02.php

【6】林志銘 著,《公共藝術.主題閱讀》,台北: 暖暖書屋文化,2014,頁7。

【7】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http://www.taoyuanlandart.com.tw/tw/about.php

【8】郭瓊瑩 著,《自然製造 生態公共藝術》,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5,頁15。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