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堪慮的台灣數位藝術發展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2016年10月27日 13時06分
評論的展演: 時事評論
從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台北市政府為建立「網路新都」,在時任文化局廖咸浩的主導之下,於2006年開始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廖咸浩指出:「為了充分利用台灣的數位能量,整合與拓展台灣的數位藝術創作,並確立台灣在華人數位藝術上的領航地位,台北市文化局……積極籌建『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同時……籌備推出『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把台北變成一座浸潤在數位藝術的無窮想像和無限驚奇中的『新媒體城市(Media city)』。」[1]
然可悲的是,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成立與台北數位藝術節舉辦至今的十年間,歷經了多任文化局長,從廖咸浩、李永萍、謝小蘊、劉維公、倪重華,到目前已確認下台的謝佩霓。數位藝術領域的藝文人士(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藝術行政者)引領期盼卻怎麼樣都盼不到一個得以永續經營的文化治理思維,更見不到一個能站穩立場、說服市議員,並捍衛台北市府創立數位藝術中心初衷的擔當;以致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即將面臨中斷經營的現實。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更因議員以「促參法」是錯誤政策方向為由,百般刁難市府與數位藝術中心,導致營運上的危機。市議員更是著眼於藝文資源分配、以政治經濟的利益為優先、強調治理文化事業的KPI效益,完全忽略藝術文化的獨特本質,甚至將文化發展的基本原理棄置一旁,忽視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存在的必要性乃在於提供創意發想與實驗創作的育成平台,以發展新藝術形式為任務,扮演輔導、創新創業與傳遞新思維的重要基地。
可笑且矛盾的是市府的兩手策略,一方面在特定市議員的質詢之下,台北市文化局幾乎以棄守的姿態,不願為自己十年來的文化施政負責。另一方面,市府文化局又以「Idea Taipei」工作坊的形式,廣邀專家學者與參與工坊學員的意見,期盼為數位藝術中心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提供想像與建議,玩弄專家學者於股掌之間。隨後更透過非專業評審團的「館所評鑑不合格」為藉口,污衊維運團隊艱辛經營的事實,而不願面對市府違法拖延續約之責,且放縱地方勢力覬覦該中心館舍空間的使用價值,以及特定市議員失焦績效督導的事實。
如今,積極籌備即將到來之數位藝術節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更是面臨行政官僚主義下的要脅迫害,確定即將停止維運合約。同時,人們終於體認到市長柯文哲的知識體系無法觸及「非實用價值性的藝文創作」;其文化素養也無法體認藝文環境的建立不應以績效與獲利來思考;更甚之,其「白色力量」執政期間的台北市如何為了選票向地方樁腳勢力低頭,將台灣唯一的數位藝術重鎮摧毀殆盡。
我想,不久的將來,當藝術史學者在轉寫當代台灣數位藝術發展歷史之際,將不會忘記柯文哲主政之下,台北市政府「關掉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列為偉大事蹟之一。
(本文由先前撰寫的一些文章重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