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後植民計畫:一個可以玩五十年的主體性創造計劃
分享 | 瀏覽數: 1168

後植民計畫:一個可以玩五十年的主體性創造計劃

Author: Simon Cheng, 2017年01月04日 23時48分

評論的展演: 【後植民計畫】Post Ecolonialism Project

透過種9萬棵(或加上未來的90萬棵)台灣原生樹種,然後辛苦養大它們,會改變什麼呢?

由陳泓易策展的「後植民計畫」在當代館,是一個史詩般的大敘事型計劃。
展覽先展現了清朝山水畫意境(陳泓易、陳正泓、尹子潔的仿「王蒙山水圖」的台灣影像様貌),再追溯日治時代,日本人把日本植物園意境搬到台灣的文化主體性,這牽涉到造景,植栽、建築的整合性風貌,在台灣仍留下很多「文化遺產」,最近台大磯小屋保存運動,則是力求留住日治印記。

然後一群藝術家試圖構建台灣主體思維的植物、景觀及藝術意象,找到未來可以述説的台灣「文化資產」,透過一系列的表現形式,如重現侯孝賢「再見南國」的摩托車之旅(李俊賢軋一角)由保加利亞導演重拍這段可以寫一本書的山路風景,來記載影像風景。

陳宜誠的棧道「懸橋」撘配洪天宇的天水瀑布及盡頭的奇立丹溪瀑布,氣象萬千。令人感動無比的葉子奇「霧來山陵」有霧有風有樹浪音浪,千中選一,還有黃銘昌「南島之歌」,山風海味芭蕉樹,勾勒台灣原味。
策展人説:「這計劃將種樹行重動由參與者介入自然修補過程,是「將兿術作為一種修補術(bricolage)進行一種想像與具體實踐,呼應主題與自然關係,在大自然中的「植樹即為更大範圍的「理水疊山」園林造境的行動。」個人認為,這個計劃的量體恐可以擴大到對以造景為中心的歷史跨代行動,由中國園林、到日式山水,再到以台灣藝術家對土地與文化概念做出的「理山疊水」,將標誌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象。
這個計劃應該用至少50年的時間尺度,由藝術家不同世代合作,不僅修補,也創造了台灣自然新貌。
值得大家参與!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