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的背後--「羅莎的傷口」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04月05日 19時17分
評論的展演: 象徵的背後--「羅莎的傷口」
借用猶太裔詩人、納粹集中營倖存者保羅.策蘭<凝結>一詩中羅莎的象徵意象,策展人將此連結二戰後殖民、極權與新自由主義的倖存者,試圖招喚觀眾以亞洲做為認同經驗,在藝術美學中昇華並解構創傷;而對觀眾來說,不管被召喚的或是被解構的什麼樣的感受,至少對於並陳的歐美帝國主義的殖民侵害,感受是強烈的。
2月18日到4月9日,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羅莎的傷口」,邀請陳界仁等八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展出,展出形式包括錄像、繪畫與空間裝置等,展出的作品中包括了歷史圖像、戰時畫作與訪談等,同時在大廳也有特別放映紀錄片《我們》與《兇年之畔》。
展覽入口即是陳界仁的「推移者」,是舊作「軍法局」片段剪輯,看似沒有象徵的、由群眾緩慢推動鐵皮屋,同時耳邊響起沉重的音頻,鐵皮屋在台灣是我們相當熟悉的景象,一種在法規夾縫中成長、在保守現代性茁壯後逐漸被淘汰的建材,鐵皮同時也是許多田野間的中小企業工廠所用的建材,作為台灣在冷戰架構下經濟起飛的象徵;這樣看似沒有具體指涉的作品,以展覽楔子的方式呈現對觀眾閱讀展覽來說是相當好的做法。
胡丰文的《不人道行為備忘錄No.3》等系列作品以荷蘭國家檔案局的文獻呈現荷蘭殖民印尼時期對華人的迫害,《數位靈魂》以GOOGLE MAP連結受難者墳墓,再現藝術家尋找受難者墳墓的部分過程,對台灣觀眾來說,可能可以連結尋找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墳墓的經驗,強調出中華民國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其作為與歐美強國其實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哀傷的是,至今依然是無法找出加害者的鄉愿氛圍。
整體而言,展出作品有一定的份量,的確讓人看到亞洲的某種現況,例如來自土耳其的蓓里莎格(belit sağ)的作品不只是討論影像與觀看之間的權力議題,同時也擴散再現了土耳其的審查機制,那些不可言喻的恐懼如何隱藏在機制裡,直指美術館這個視覺上乾淨美好、強調現代性的藝術空間,其實在國家機制裡無可閃躲,同時又再度回應觀眾與美術館之間的觀看權力機制,其實就在"傷口的哀傷"此象徵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