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失重樂園-河口洋一郎的衍化論
分享 | 瀏覽數: 962

失重樂園-河口洋一郎的衍化論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05月08日 11時08分

評論的展演: 失重樂園-河口洋一郎的衍化論


圖版提供|陳韋鑑


  80年代開發電腦模擬生命體細胞自我繁衍、增殖的「成長模型 (Growth Model)的河口洋一郎在當代館舉辦個展「失重樂園」,展現藝術家卅多年來如何透過數位運算,思考生命形式的歷程,同時也是呈現科技藝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脈絡。

  4月22日到6月18日,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失重樂園-河口洋一郎的衍化論」,展出十餘件90年代至近期的作品,作品形式包含影像、雕塑與裝置等,同時也展出藝術家的手稿與研究紀錄等文件。展場分為一樓與二樓兩個部分,一樓展示河口洋一郎以「成長模型」為基礎的發展過程,包括年表、研究紀錄、手稿等,二樓則是展示較多樣化的作品,包括與日本傳統文化對話的《電腦和服誌》與《感性模擬互動紀錄》,在大部分展間都是以電腦繪圖與實體雕塑共同組合呈現。


圖版提供|陳韋鑑

  受生物學家達西•湯普森的名作《生長與型態》中,以數學和物理的概念來解釋生物現象影響,河口洋一郎加入時間因素,讓虛擬生物增生的過程展現,而在藝術場域中,這樣的再現生命型態,讓這些虛擬生物成為生命發展過程的象徵物,如《成長模型》宛如紀念碑似的呈現在一樓大廳入口,彷彿人類透過藝術的創造與科學的邏輯,就能窺伺萬物起源。

  對一個前輩級藝術家來說,能夠有機會看到相對完整的作品的確是難得,以長時間跨度來看,加上手稿與研究紀錄等,對我們來說比較可以理解藝術家思考與發展的過程,同時也可以反思,當科技藝術逐漸成長出自己的脈絡時,這些脈絡要如何與藝術場域原有的脈絡對話?

  例如,以"再現"為手法,呈現科技藝術本身的可能性時,"再現"本身的形式是否要借用藝術領域中既有的形式如雕塑等,而這樣的再現手法是否適合科技藝術本身所探討的主題?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攝影史,當攝影剛開始發展時被質疑是不是藝術時,其採用的對策是以既有的藝術形式,如繪畫,來證明自己是藝術,而後才逐漸發展出屬於攝影自身的美學與方向。科技可以只是藝術的媒材之一,但是科技藝術發展至今已經日趨成熟,逐漸發展出屬於自身語彙及美學的可能性,對於開拓路途的前輩的回顧顯然有助於日後創作者與研究者的探索。


圖版提供|陳韋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