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破碎的神聖」 
分享 | 瀏覽數: 1201

「破碎的神聖」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05月20日 02時33分

  「空間」是人類認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我們使用"空間"這個概念的時候,相對於"地方"或"場域"是更為中性的,然而在加入歷史的累積後,空間常常被指認為地方,尤其在人類學領域中;本展的兩個展區,"台北當代藝術館"與"空總創新基地",正是從過去的空間累積成地方,然而走到如今的展場功能,又呈現了空間的特質,當展覽來來回回的展現,是否能累積出可被指認的厚度,可能正回應「破碎的神聖」展覽所提問的主題。

  「破碎的神聖」由賴依欣擔任策展人,展區與展期分別是台北當代藝術館429日至611日,空總創新基地則是展至64日,十餘位藝術家參與展出,展出形式包括文件、影像、空間裝置與現成物等。

  策展人引用法國人類學家馬克‧歐傑在觀察巴黎地鐵時所談及"破碎的神聖"指的是每個人對於場所/儀式/節慶的歷史參照,那些曾有過政治、社會文化和歷史意義的輝煌場域,因此生產某種歷史和國族認同的意識形態,如今這種集體意義的神聖,成為某種共同的歷史參照,或成為存在於個體身上的某些過去的碎片,其中所帶來集體意識的歷史感並不會那麼快消逝,但會逐漸失去詮釋它的能力。 」(引自策展論述)

  展出作品中除了紀錄文件以外,陳飛豪的《太平洋戰爭、建功神社與家族史翻譯文件》可能是最點題的作品之一,透過殘缺的外文與圖片邀請觀眾建構文本,而在這個建構過程中,對台灣史的理解成為不同解讀的關鍵,這正讓觀眾理解,每個個人都是"破碎的神聖"的一部分,但是參與建構者卻也反映出,年輕一代或許有新的詮釋起點。

  雖然展場相隔兩地,對於專程看展的觀眾來說有點麻煩,但是對應到這兩個空間則是相當有趣的,不管是當代館或是空總,都是歷經日據時代與國民政府時期,而今也都轉型為藝術相關空間,過去我們可能會以"空間解嚴"來思考這樣的轉變,也就是說從公部門轉變開放給民眾使用,尤其是空總,過去警備森嚴一般人無法進入的空間,即便是在台北市的黃金地區,但是在市民的記憶裡卻是陌生的,在都市記憶裡可以說是空白的區塊。

  或者這麼說,當空間解嚴後,市民生活是否得以進入累積並記憶是空間轉化成地方的關鍵,而這兩者轉變成藝文空間後,如果沒有與人連結,依然會是個空白的盒子,放著來來去去的不同作品,從這點來看,當代館歷年來舉辦「2016街大歡囍─當代X社區藝術節」可以看出相當的努力,而對於空總創新基地,則是未來值得觀察的面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