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兩個有關沉浸式劇場的演出
分享 | 瀏覽數: 6617

兩個有關沉浸式劇場的演出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2017年06月20日 17時00分

評論的展演: 《尚未指稱的對話》、《掽,碰!》

沉浸式劇場Immersive Theatre要如何定義呢?它將劇場轉換為一票完到底的遊樂場形式,觀眾參與其中,互動於其中,玩樂在其中,也充分體現著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的隨性,看得到多少取決與你投入的程度,也可以不斷前來累積經驗值。觀眾不再是老神入定般地於原地不動,這樣的概念吸引著許多有著稀奇古怪想法的創作者投入其中,也因應著不同場域而有了不同的挑戰。 

沉浸式劇場在台灣出現許多變形,河床劇團在旅館的演出、夜市劇場或是垃圾車計畫等等,最近有兩個演出都用到了沉浸式劇場的形式。明日和合製作所在剝皮聊的歷史街區推出的《尚未指稱的對話》,成功地結合了募資計畫,將沉浸式劇場更進一步地結合了「密室逃脫」,讓觀眾共同參與破解重重謎題關卡,在一個主軸的戲劇設定前提之下,完成拼貼真相的任務,讓觀眾共同參與成為劇中的一部份。

整個演出有一個固定主軸的戲劇架構貫穿,卻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部份主要是密室脫逃,每場限定10位觀眾,要在一樓的七八個區間尋找線索破解密碼,解迷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在場的演員會不定時觀眾去尋找線索,有拼圖、密碼、螢光墨水、相片、錄音等蛛絲馬跡的隱喻信息,點滴堆疊出朦朧的真相。但最終成敗仍取決於觀眾身上,如果是一群朋友同時來玩,會互相討論交換信息,參與度會很高,但若來參加的觀眾都是獨立前來,不太容易與其他觀眾打成一片,整場的熱度變異極大,好不好玩有不有趣,取決於觀眾間的熟識度。這也讓我想到了上世紀九O年代末期在紐約看的「De La Guarda」,19位CREWS用熱情奔放的音樂與熱情,即使單身前來也能在密室中釋放上班整天的鬱悶。《尚未指稱的對話》運用了科技藝術為整個演出增色,若少了這味或是處理得不好,密室逃脫的過程將失色不少。

第二部分透過到觀眾與演員們到對面商家採買水果作為過渡,換了另一個空間,解密的過程 然而止,透過將複雜世界單純化後的投票遊戲,逼迫著觀眾去抉擇思考或是討論,一整個非典型或無以名之的創作,顛覆原本的認知,觀眾有著全新的感受,不少二刷觀眾,也造成一票難求,但連續演出了兩週、也開拓了週二到週五時段的演出以及週末一日三場的密度。

舞蹈想要走沉浸式劇場,看來並不容易,要讓傳統觀眾一起同樂共舞,有一定的難度,但從這幾年美術館結合Live表演形式,也讓表演藝術重新思考觀看與參與的界線,林文中舞團年中的作品《掽,碰!》,就挑戰了沉浸式劇場的形式,雖然不太稀奇,但挑戰的場域是納豆劇場,有去過的都知道,在這個由RC鋼骨補強過的磚造木構建築,不到一百個階梯座位的空間,要如何變化成遊樂園式的沉浸式劇場?

結果是令人驚奇的,一場設定為30位觀眾,兵分兩路進入被隔成如迷宮般的空間之中,而歷經「小」系列洗禮過的林文中舞團,在這樣侷促的空間大大發揮,不大的空間也被區隔了好多的表演區域,舞者加入物件或是服裝布料等等的奇想動作,的確有著令人目不暇給變化萬千的感受,但觀眾缺乏與舞者互動的經驗與基礎,觀眾走動路線與投入程度絕對會影響到感受不同,也不可能參與到所有舞者的表演,當觀眾從生澀到進入狀況,表演可能已經結束,但完全不同的觀賞與體驗,對舞者們也是全新的挑戰,一天六場不同的,即使有著結構段落,但遇到不同的觀眾,也有50%的臨場反應,對觀眾與表演者都是全新的挑戰。

《掽,碰!》將康寧漢的「機遇」選擇權交給觀眾,自由選擇看到的片段,整體相對於《尚未指稱的對話》,在規模上顯得貧窮,而這也是舞蹈嘗試沉浸式劇場會碰到的問題,有可能加入科技藝術嗎?除了結構即興的運用,還有什麼互動的可能?或是回過頭來思考舞蹈的本質,觀賞與參與的落差~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