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巴黎、巴黎思鄉 ~ 常玉畫展觀後有感
Author: 小書呆, 2017年07月19日 17時34分
評論的展演: 國立歷史博物館:【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
2006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會上,常玉的《花中君子》以2,812萬港元成交;2009年春拍會上,《貓與雀》以4,210萬港元成交;2011年,《五裸女》以1.28億港元天價成交,打破華人畫家油畫拍賣紀錄;2014年他的畫再成焦點,1958年參選法國「Jansonne三年展」的《聚瑞盈馨》以8,076萬港元拍出。
常玉的畫可遇不可求,一般人少有緣親眼目睹。國立歷史博物館此次的「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除了讓更多人能親炙他的魅力,也展示史博館修復常玉畫作的歷程,讓大家更了解國內文化資產保存的努力。
史博館1978、1984、1990年三次舉辦他的回顧展,2001年展出常玉百歲紀念大展。史博館藏有他的油畫49件(包含被列為國家重要古物的《菊》與《四女裸像》)和3件購自私人藏家的素描,囊括常玉晚期繪畫的人體、靜物及動物與風景三大題材,是品質最佳、來源最可信的藏品。
依據《常玉油畫全集》的統計,目前編目的油畫299幅:1幅為北京中國美術館收藏,49幅台北史博館所有,餘皆屬私人收藏。儘管常玉也有水彩、素描和版畫作品,然而對一位專業畫家而言,他的油畫創作不算多,何以如此?其實就因他的窮困潦倒。1930年代,他還買得起畫布時,作品數量較多,1940年代後,他的經濟陷入困頓,畫作常使用油漆、纖維板等材料,甚至在同樣的畫板上反覆作畫,作品當然不多,這在此次展品中都可印證。
史博館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常玉畫作?全因1963年訪法的同鄉、教育部長黃季陸邀請他來台師大授課並辦個展,於是他把畫作寄到台灣,並取得中華民國護照,還打算就此定居台灣。動身前,他突然想去埃及一遊,但當時駐巴黎的埃及領事不肯在中華民國護照上簽證,缺乏政治敏感度的他到中共駐法領事館申請護照,以為兩本護照可以互換,就把中華民國護照留在中共領事館「抵押」。看完金字塔後,他當然「換」不回那本中華民國護照,來台之行只能作罷。
經此變化,常玉益發消沉潦倒,健康快速惡化。1966年夏天,他畫了最後一幅油畫《孤獨的象》。三天後的8月12日,身無分文、足踝受傷行動不便的他因煤氣中毒,在巴黎Montparnasse酒店工作室裡結束懷才不遇、貧病交加的異鄉人生。他的作品隨後成捆地出現在巴黎拍賣市場,售價僅數百法郎。只是誰也沒料到,半個世紀後的他成為一個神話,成了「中國的梵谷」,被人們反覆解讀。
從史博館的展品中,可以看到常玉的畫風深受中國書法與水墨畫影響,線條中透出書法或水墨入西畫的獨特意趣,幾幅以鹿角枝水墨技法、不同色調畫成的盆景-《望月》、《萬物靜觀皆自得》,相映成趣。也可看到中國文人畫中最常見的「墨竹、寒梅」,不過用色不同罷了。荷花、菊花、銀柳、報歲蘭、游魚、蝴蝶、蜻蜓、花瓶,這些在中國有特殊意涵的元素,都是他入畫的題材,其中幾幅乍看還有梵谷鳶尾花、向日葵的韻味。
幾幅靜物花卉都有可觀之處,一幅金黃色調的《荷花》-荷葉隨風飄逸與魚群優游其中,是常玉少見的大型畫作;另一幅同為金黃色調的《菊》,群蝶飛舞其間,搭配紅色、黃色背景,筆工細膩有緻,令人百看不厭。幾幅畫風近似《聚瑞盈馨》的盆景,以紅色搭配金色,烘托熱鬧的節慶意象,北宋程顥的「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詩句也入畫。
裸女畫當然不會缺席,除了可以感受徐志摩筆下「宇宙大腿」所形容看到常玉的裸女圓潤雙腿的震撼,還有一幅《浴女》畫上有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詩句,更可看到毫不遜色於《五裸女》的《四女裸像》-畫中的三女都只畫出一隻眼,有人解讀是因中國以往三妻四妾習俗中,妻妾間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平共處,配上屬於傳統中國工藝的銅錢、壽字及盤長紋飾,讓畫面有了平衡感。畫面與處世智慧的折衝混搭,妙趣橫生。
常玉只在少數畫作上簽名,簽名樣式也特別,以紅色的彩筆畫個小方框,再在其中簽上「玉」字,其下簽上「Sanyu」,就像蓋在國畫上的朱印。值得一提的,他有時會化身小貓逗趣地出現在畫作中,在《貓與雀》中,他就將思鄉之情投射在仰望枝頭上母雀餵雛的小貓身上。《北京馬戲》同樣充滿濃濃鄉愁,與他1930年代畫的《馬上英雄》相互對照,只是當時他還浸淫在巴黎的浪漫情懷,畫面大都由白、粉紅、赭黃等淺色塊構成。《馬》所畫的則是在無垠荒漠中並肩奔跑的大黑馬及小白馬,與他1940、1950年代的《獵鷹》、《仰躺的豹》、《荒漠中的豹》和最後的油畫《孤獨的象》-廣袤無垠的乾涸沙漠中,憑空出現一隻簡化到只剩輪廓線的小象,沒有象群家人的守護,獨自奔跑著,似乎同樣透露出「天下雖大、何處容身」的抑鬱。
*********************************************************************
常玉的一生耐人尋味,1901年出生四川順慶(今南充)的書香世家,父親常書舫為當地畫師,母親喬氏是當地富商女兒。常玉排行第六,14歲即隨名文學家和書法家趙熙學習,1917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就讀,1919年赴日探望在早稻田大學留學的二哥常必誠,並在日本逗留年餘,曾於東京展出書法作品,獲當地雜誌刊載推薦。1920年隨二哥回到上海,並在二哥創辦的中國最早牙刷廠-「一心牙刷廠」負責設計包裝和廣告,長兄常俊民則在四川經營當地最大的絲廠。
隨著五四運動的熱潮,加上蔡元培等在巴黎「留法學生儉學會」掀起的打工留學風潮,常玉受大哥常俊民的資助,1920年赴法學習繪畫,與希望引進西學、改變中國的徐悲鴻,林風眠、周恩來、鄧小平,同為中國最早期留法學生。
和其他藝術家不同的,常玉並未進入法國的正規美術學院,而是在充滿自由氛圍的大茅舍藝術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隨興素描、作畫,同在巴黎習畫的畫家龐薰琹回憶錄中,對當時的常玉有段生動的描述:「常玉一來,很多人圍著他,坐在他周圍。因為常玉往往不畫模特兒,卻畫他周圍的人,不管男女、年輕、年長,都畫成女人裸體。但沒有人抗議,相反受到極大歡迎。」
個性瀟灑不羈的他也常在蒙帕納斯區咖啡館流連。當徐悲鴻在達仰(Dagnan-Bouveret)教授工作室勤練基本功,渴望以西方的訓練改革中國繪畫的同時,常玉卻穿著考究地和出身法國貴族的女友瑪素調情。徐悲鴻前妻蔣碧薇在《我與悲鴻》裡對這位翩翩公子有段描述,「常玉、孫佩倉、謝壽康、徐先生在柏林合夥組織小型伙食團。做飯燒菜由我跟謝先生負責,徐先生洗碗打雜,只由常玉袖手旁觀,什麼事也不做,每天十一點多才來,談談笑笑等吃飯,吃飽飯拍拍肚皮就走,有時更彈奏幾曲曼陀林,這伙食團沒有維持多久也就解散了。」*。
友人王季岡則回憶,「(常玉)住St.Michel街邊旅館三樓一斗室……外出隨帶白紙簿和鉛筆。坐咖啡館,總愛觀察鄰桌男女,認有突出形象者,立即素描;亦課外作業自修也……有時家中匯款未到,無多餘錢,輒啃乾麵包,喝自來水度日。惟一值錢的照相機,時常存入當舖,或向我告借幾十萬。待家款到,再贖再還……其人美豐儀,且衣著考究,拉小提琴,打網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菸酒無緣,不跳舞,也不賭。一生愛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所以有人覺得常玉倒像是遊蕩法國的曹雪芹,像賈寶玉一樣,敏感、任性、不想長大,漂泊在自己的世界裡,沉迷於美和純粹中。
因不執著自己的中國身份,常玉自然融入巴黎。他比同時代的徐悲鴻、劉海粟活得更純粹,沒有慷慨激昂的民族大義、憂國憂民的教育夢想、迎合消費主義的媚俗惡趣。如果說徐悲鴻的改革意識源自改變命運的強烈訴求,常玉與生俱來的優渥讓他無需刻意顛覆和重建什麼。憑藉近於直覺、幻想、與世無爭的童心,裸女、靜物、小動物是他筆下的主要題材,畫風、用色盡是中國傳統,如他所說的,「我的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畫家。關於我的作品,我認為毋須賦予任何解釋,當觀賞我的作品時,應清楚了解我所要表達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想更了解常玉,應該先了解「巴黎畫派」。當時的巴黎堪稱世界藝術發展軸心,各種藝術形態、主義湧現,藝術家各自選擇派系來適應潮流的發展。但也有一群人不受任何流派影響,堅持自己對藝術的詮釋,他們被統稱為「巴黎畫派」。它其實沒有一個真正流派,就是20世紀初至1930年間活躍於蒙馬特(Montmartre)與蒙帕那斯的一百多位藝術家所形成的藝術風氣。由於他們幾乎都來自法國以外的地方,沒有固定的技法、統一的主題思想、執著於自我風格的追求,畫風相對被邊緣化,畫派中有哪些人物甚至都難界定,但卻是西方藝術流派中最獨特的-來自西班牙的畢卡索、俄羅斯的夏卡爾、義大利的莫迪里阿尼、立陶宛的蘇丁、波蘭的基斯林、中國的常玉和潘玉良及巴黎本土的馬蒂斯都算是。
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大多是貧窮和痛苦相伴,很多人只能一起分租閣樓小屋。生活習慣和語言的不同,造成彼此相處並不融洽。生活上的悲觀態度,讓他們只能與「氣味相投」的知己自成一圈。而當時的巴黎或整體法國的氣氛也與畫派的形成有關,法國雖然是一次大戰的戰勝國,卻也為此付出嚴重代價,半數的青壯男子死傷、經濟受重創、工人不斷罷工,法國瀕臨革命邊緣,到處充斥對戰爭的恐懼,人們的生活迷失方向。
1929年,常玉結識巴黎最有名的大收藏家侯謝(Pierre-Henri Hoche),也因此大量參與秋季沙龍和獨立沙龍展,特別是在歐洲地位很高的法國杜勒里沙龍(Salon des Tuileries花園),因畫風中西融合,常被稱為「東方馬諦斯」或「中國的莫迪里阿尼」,侯謝也收藏他的111幅油畫和600幅素描。1931年,常玉的命運發生戲劇性轉折。長兄常俊民的絲廠受日本生絲傾銷中國而倒閉,後來因肝病去世,頓失經濟奧援的常玉不得不有時到餐館打工、繪製彩漆屏風和器物謀生。
即使如此,上門買畫的畫商常被他婉拒,他還告誡龐薰琹「千萬不要上畫商的當」。龐薰琹回憶,多次看到常玉被人包圍要買他的畫,他卻把畫送人,拒絕收錢。有人請他吃飯、畫像,他都約法三章「一先付錢,二畫的時候不要看,三畫完後拿了就走,不提意見。」不合作的態度使他和畫商乃至整個藝術市場漸行漸遠,1932年侯謝和他斷絕合作關係,他的生活更加困窘。名畫家吳冠中認為常玉「敏感,極端任性,品味高雅。由於他的放任和不善利用時機,落得終生潦倒」。後來,荷蘭作曲家約翰·法蘭寇(John Franco)取代了侯謝,成為常玉的經紀人、後半生的知己與贊助者。
法蘭寇的表親威廉.梵谷是大畫家梵谷的親姪子,也是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的創辦人。因此,法蘭寇為常玉在荷蘭舉辦了數次展覽,也試著推銷常玉的畫作,只是都不太成功。法蘭寇於1932年立的遣囑中提到:「我無條件的遺贈給1901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現居於巴黎的常玉先生,每三個月一筆五百法郎的年金。」他對常玉的誠摯付出可見一斑。
*********************************************************************
史博館這次的展品中還有一個少見的特色,幾幅展品中出現色塊龜裂的現象、幾幅則在畫的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的痕跡。據館方解釋,前者是因常玉當時經濟拮据,無法購買上好的顏料,加上為了讓色彩能迅速乾燥定型,所使用的媒材不當所造成;後者則是他急於打包這些畫送到台北,沒等畫作表面完全乾燥就以牛皮紙包覆、相隔,交互堆疊所留下牛皮紙黏附的痕跡。雖然它們在畫面產生了當初沒預期到的效果,但對常玉而言,應該盡是痛徹心扉的淒涼吧。
常玉畫這些畫時,早已經歷漫漫的鬱鬱不得志,但貧窮困頓並未折損他筆下五彩繽紛的喜樂、溫暖清簡的安逸。他不乏成名的機會,但從未挺身相迎,就因他的「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全然體現藝術就是生活,絕非沽名釣譽牟、取錢財的工具。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在簡陋畫室讀著《紅樓夢》的常玉,心中或許夾雜著「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忐忑和在台灣終結懷才不遇的殷殷期盼,試圖用僅有的家當,以畫筆讓更多的人能瞭解他,只是骨子裡閒雲野鶴的瀟灑、不理世事的純真,從未稍離。
1946年常玉接受法國藝評家皮耶祖弗(Pierre Joffroy)採訪時,曾為自己的作品下了一段詮釋,「歐洲繪畫好比一席豐盛的菜餚,當中包含了許多燒烤、煎炸的食品以及各色肉類。我的作品則是蔬菜、水果及沙拉,能幫助人們轉換及改變對於欣賞繪畫藝術的品味。當代畫家們總帶點欺騙地以多種顏色作畫。我不欺騙,故此我不被歸納為這些為人接受的畫家之一。」萬物靜觀皆自得的他或許早窺見了生命的虛渺,選擇做一個永恆的旁觀者和體驗者,游離於現實之外,活出純粹的喜悅?
*在巴黎期間,常玉與徐悲鴻、謝壽康、劉紀文、邵洵美、張道藩及孫佩蒼等人同組天狗會。徐氏夫婦後來移居柏林,常玉造訪後也於柏林停留了兩年。
參考文獻:
-
薛原:《閒話文人》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
-
追梅客:【經典】巴黎浪蕩子常玉: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2017
-
陳惠黛 Odile Chen:華人西畫收藏家的夢寐以求第一人:常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