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間》中一場「關於實驗」的「實驗」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2017年08月17日 15時30分
評論的展演: Lab實驗啟動計劃 - 第三空間
邁入第四年的松菸「Lab實驗啟動計劃」秉持著開放與創造非典型展演的熱誠,每一年Lab實驗室皆邀請一位跨界的製作人/策展人提出一個具有創意的想法,並透過該角色邀請多元背景的藝術家共同參與實驗性的創作。本年度邀請孫平擔任製作人、郭亮廷擔任研發計畫藝術顧問,針對其命題—「第三空間」—設計「實驗對話」、「實驗遊戲場」、「實驗進行式」以及「實驗即興場」四項活動,展開「關於實驗的實驗」。此一實驗體現出在當代表演藝術中,相當重視的某種即興表演,在此種「即興」(或「類即興」)的展演中,創作者必須承擔「涉險」和「任務導向」的過程,展現出表演過程中突如其來的意外之美。這種表演之所以被創作者青睞,是因為它的非對象化特徵,表演行為取代了藝術的實體物件作品。[1]
《第三空間》實驗計畫中的實驗不僅在創作的哲學「後設」思考上有著深沈的琢磨,捨棄展演場景中的預設性,更讓觀眾感覺到一些有趣的表演能量,且由於是現場表演,參與者可以藉由四組創作者的角色討論表演實踐的問題。透過裝置展、現場表演、工作坊與講座的形式,《第三空間》試圖讓一般觀眾更深入了解創作者在研發階段與展演過程中所面臨的焦慮、疑惑、未知、期待與驚喜。
「第三空間」(the third space)的觀念來自於後殖民理論家霍米‧巴巴(Homi Bhabha),以「混種」與「協商」的意藴展現文化間的交互作用,進而開創新空間、新思維,並產置新位置、新結構,或新活動。爾後,地理學家艾德華・索雅(Edward Soja)有意識地以第三空間指涉觀念、事件、表徵與異議不斷變化的社會景況,藉以超越物質與精神維度之二元劃分,提呈出空間的開放性。松菸「Lab實驗啟動計劃」正奠基於這樣的概念之上,打破該空間的既有想像,將此展演建構成超越真實與想像之外的混雜場域,讓不同創作者的創意與美學表現,從陌生、境遇到跨域合作之間,突破既有框架,挑戰觀者(或參與者)觀看展演的預期心態。
此次《第三空間》實驗計畫邀請周東彥、黃嘉文、林宜瑾、莊志維、張徐展、吳秉聖、曾彥婷,以及許雁婷等不同背景的創作者,兩兩一對,分別從「實驗即興場」觀察藝術家在場域中,排練測試、討論展演的各種有機可能、在「實驗遊戲場」裡與藝術家共同體驗多元實驗元素的化學變化、透過「實驗進行式」實驗非制式表演的多元面貌,最後「實驗對話」的活動則是讓觀者得以聆聽藝術家分享創意實驗的過程。這樣的展演策略某種程度是「反對象化」的,其與傳統劇場表演藝術或視覺藝術的展覽邏輯逆向而生,從把自己的創作意念轉化爲展場的物件,使實驗的樣貌外化,沈入意識之中,讓時間凝滯於場域裡;讓物件融化於意識中。
周東彥與黃嘉文〈真時剪輯計畫〉 圖版提供|松山文創園區 Lab創意實驗室
進一步的,周東彥與黃嘉文的〈真時剪輯計畫〉把隱藏在完整影像作品背後的剪輯工作與剪輯軟體平台上的時間軸「外化」與「象徵化」,透過影像與聲音裝置,談論著創作者面對一連串的選擇,並將此一選擇性的過程擴及到人生哲理之上。初見此作品,立即湧現的觀念是「剪輯=時間性」的思維;然而,當走近裝置候便可發現,影像透過裝置外化了時間軸上的碎片與蒙太奇、當戴上耳機感知影音的敘事後,觀者似乎幻化成剪輯工作人員。此一時間與空間關係的轉化,增強的(剪輯)線性時間性的實體空間意象展現。
張徐展與吳秉聖〈Space in Sapce計畫〉圖版提供|松山文創園區 Lab創意實驗室
從FB發表VR的大會中獲得創意靈感的張徐展與吳秉聖則是以〈Space in Sapce計畫〉展示穿越空間的超越感知,並結合民俗文化中的「觀落陰」,進行一場有趣的譬喻。作品不僅討論死亡本身,更透過當代數位科技的虛擬實境技術,討論對於死亡的觀看方式。當觀者穿戴上VR裝置後,每個人有五分鐘的時間體驗「科技觀落陰」的旅程,超越現實空間後的影像、距離,人們似乎靠著意識在引路,而意識猶如是漂浮的鬼魂、穿透的靈魂。速度決定著影像的展現,慢慢拓展出的影像,從碎片到成像,宛如視覺性的透析,帶領著體驗的觀者遊走於死後的場景。透過與當代科技、庶民觀念的力量一起,此一作品跳脫理想的泛化,感受來自於創作實驗的訊息與態度,繼而產生相對應的感知—一種未知的旅程。
林宜瑾與莊志維〈□實驗計畫〉圖版提供|松山文創園區 Lab創意實驗室
林宜瑾與莊志維的配搭則開啟了一個以光為媒介的〈□實驗計畫〉,呼應著光在屏幕的穿越與反射,以及物件的實驗,作品寂靜地闡述著「光的知識對應的是一種關於黑暗和不可知的境遇」。創作者邀請觀眾加入對於光的體驗,猶如預設的情節,以表演性身體與表演時間互為表裡的展現出來,觀者的介入成為表演者,並透過純粹時間順序的安排,讓感知經驗為作品構築有意義的關係、軌跡與時空重組。
許雁婷與曾彥婷〈態—實驗中〉(實驗進行式) 圖版提供|松山文創園區 Lab創意實驗室
許雁婷與曾彥婷的〈態—實驗中〉更直指著未完成式的擬態,從創造具有觸感的風、流動的聲響,與身體移動的每個瞬間,展現出抽象意識中的狀態。一般而言,動態的共識需要一種意義的方向感來標明路徑;然而,當意識先行,使用展演作為手段的時候,其非對象化的特徵讓展演性取代了實體的物件的位置,透過讓觀眾感知一種鮮活的表演能量,排除了場景的預設性,此時的狀態呈現出一種缺乏細膩文本的遊戲感,一種自行其是的遊戲,更是一種未能因文本的遊戲。與此之中,不是表演者,而是流動的意識成為表演的主體,主體對自我的規劃僅能相當薄弱地停留在意識層面。
總體而言,《第三空間》在實驗場域中展開一場「關於實驗的實驗」,不僅透過物的裝置反對象化、反物性,更不惜將自己轉化為抽象,使創作物與觀者共同沈入意識之中,跳脫既有語言邏輯的交流、逃離言之鑿鑿的對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