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為了一種現代的視覺:七〇年代跨域的造型感」  
分享 | 瀏覽數: 1111

「為了一種現代的視覺:七〇年代跨域的造型感」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09月22日 16時36分

  伴隨著當下最流行的互動式展覽所帶來的吵鬧聲,北美館三樓的走廊間展出了較為冷靜傳統的展覽,雖然依然有許多人帶著被攪動的心情在這些"史料"前自拍,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默默的觀看這個試圖從"造型感"的角度回顧七十年代台灣藝術史的展覽,相較於過去許多從現代主義等角度切入大歷史敘事的談法,本展以橫切十年斷代的觀察的確是台灣藝術史中較少見的提問。

  715日至917日,北美館舉辦「為了一種現代的視覺:七〇年代跨域的造型感」展,由王柏偉擔任策展人,共展出十一位該時代創作者作品,包括張照堂、秦松、郭英聲與龍思良等人,展出作品除了傳統藝術領域的油畫與攝影外,也包含當時的電影海報與雜誌封面等設計相關作品,同時也有數部相關藝術家訪談展出。

  在過去少數的幾本台灣藝術史中,難以避免的在談論及七十年代時,免不了從"鄉土文學論戰"開始,然後談及素人藝術家洪通與繪畫領域的寫實主義並延伸到超寫實主義,這一方面對應的是前一個階段的抽象主義衝擊,另一方面,"鄉土文學論戰"的確直接面對深受政治宰制的台灣藝術文化領域,進一步引爆討論。

  在這次展出,策展人企圖從橫剖面的十年為期,討論"造型"與時代的關係,相對於過去從政治宰制延伸,的確難得的有策展人試圖從藝術形式的內在邏輯來看藝術斷代史,尤其是試圖從跨領域的造型運用來互相印證,從展場的設計可以很明確地看出這個企圖,牆面所懸掛的純繪畫對應到結構體上懸掛的設計作品,雖然在現場不見得可以從作品形式上直接感知到相關,但是藉由設計產品與純藝術品的對應,建立視覺的時代感,可以說是有一定程度的成功。

  不過這樣的時代感建立可能是對較年輕的觀眾比較有效,對於曾經走過那段歲月的觀眾來說,這些被招喚出來的記憶,可能就需要一些理由來理解與記憶中不同的詮釋,例如,如果只以"造型"來討論,那麼更早以前的設計與藝術之間為什麼沒有這種顯性連結?事實上在更早之前的台灣,畫家與設計師的養成來源是更相近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戒嚴時期,形式邏輯是足以逃避政治宰制的強度嗎?

  從今日的角度來看,逃離"鄉土文學論戰"的討論進路或許是對的,這不是說相關的討論是沒有意義的,從當下高中國文課程中的文言文比例所引起的論戰,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問題並沒有解決,即便不從統獨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到長久以來台灣藝術史中對"現代性"的延遲甚或是空缺所帶來的影響都缺乏討論,而這個現代性的延遲只怕是很難跟政治宰制脫離關係,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當策展人從"真實"與"紀錄"這兩個詞彙來討論形式問題時,可能就開啟了關於七十年代台灣藝術史與政治宰制間的討論的新進路。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