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慧個展「時間的女兒」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10月08日 20時19分
<時間的女兒>是一本經典偵探小說,但是其實可以將其視為是本歷史小說,談及的概念是歷史被觀看的與真相被理解的過程,藝術家黃立慧身為政治犯黃英武的女兒,如何去面對與父親的關係與自己的處境?在時代氛圍變遷下,父女如何面對彼此關係中那些總是被社會誤解的記憶?對藝術家來說,或許創作是個很好的起點,而對觀眾來說,也是理解台灣歷史的另一個可能。
10月4日至11月11日,海桐藝術中心舉辦黃立慧個展「時間的女兒」,展場入口有藝術家剝洋蔥流淚後以尚有墨水的衛生紙擦臉的單頻錄像,場中有個蹺蹺板,特別的是兩端不等距,蹺蹺板兩端與後方共有三個單頻錄像,分別是黃立慧與其父親在這不等距的蹺蹺板上努力朝彼此靠近、黃立慧努力的在蹺蹺板上跟上有書寫的衛生紙掙扎與在蹺蹺板上努力地將蹺蹺板另一端下方的洋蔥砸碎,另一面牆上則是展出衛生紙捲上由黃立慧手抄其父受訪的逐字稿,說明當年身為政治犯的事由經驗,在展牆上則是有"大眾幸福黨"一案相關事略的簡介。
在事略說明中,我們可以理解黃英武先生雖是由他案牽連,但是本身政治信仰為左統,但是在當初審判時被劃為台獨,而這個判決也導致即使出獄後依然背負著與其政治理念完全相反的形象,這也是這個展覽中,黃英武對藝術家的回應,"大方向不要搞錯",一個一生被誤解的人很重要的自我認同,這也是藝術家長大過程中不得不回應世界的重點之一,而當初為了說明這件事,黃英武也從獄中偷渡寫在衛生紙上的文字試圖說明,只是這導致他反而與精神病患關在一起多年;在展場中嗆鼻的洋蔥味,則是黃立慧在生活瑣事中理解父親形象的象徵,黃英武在獄中的洋蔥經驗導致出獄後不愛吃洋蔥,這個事實卻是其他人理解政治犯所從來不會接觸的進路,也顯示身為政治犯第二代理解政治的特殊進路。
錄像中的蹺蹺板可以說是個相當準確的現成物,其實我們可以理解,幾乎所有的關係中,包含親子關係,都是在臂距不等的情況下尋求平衡,但是在蹺蹺板上與書寫黃英武政治受難記錄的衛生紙搏鬥,或者試圖自己以蹺蹺板上砸碎洋蔥,那些身體艱辛的徒勞更準確地顯現出身為女兒在這些事情中的情境,藉由人人都有的親子關係來接續藝術家自我身分上的處境,這是相當有效的。
從黃立慧過去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性別或是其他議題,藉由行為藝術與空間裝置建立氛圍,提供觀眾體驗的經驗藉此產生互動,這遠較單方面藉由藝術形式訴說議題來的有效,但是本次展覽,黃立慧面對自身的生命經驗,訴說的方式更為限縮回自身,宛如抄寫佛經的在衛生紙上抄寫黃英武的生命經驗,上面放置的枯萎洋蔥,反映出藝術家追溯父親經歷那種一層層剝開的經驗,但是也目睹父親的衰老,同時這些經驗也在追溯中枯萎,於是也只能在抄寫中試圖超越。
相較於今年另一個同樣是受難者家屬的藝術家展覽,「勇為」王鼎曄個展中失去聲音的第二代,王鼎曄做為第三代的隔空提問,以冷靜的方式凝結出歷史的塵埃,黃立慧作為第二代,直接面對生命中那些沉重,雖然時代背景不同,但是無以言狀的情境對觀眾而言是一樣的陌生,而黃立慧藉由藝術形式的以遊戲作象徵,直接把歷史攤在我們面前,看到的更是活生生的人在歷史下的不同情境,即便是對黃英武的政治立場無法認同的觀眾,但是卻也能更多的理解屬於台灣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了解曾經有人做過的努力與受過的壓迫,時間過去,時間會壓迫,時間也會解放,只是真相真的是時間的女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