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女夭站街日常」攝影展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10月27日 04時05分
評論的展演: 「東北女夭站街日常」攝影展
雖然是以攝影展為名,但是加上現場的紀錄片與空間裝置,甚至是相關的講座,整個展覽就有不錯的完整度,但是很明確的照片並非紀錄片的切片,紀錄片也不是照片的說明,或者可能是以不同媒體展現同一個田野工作的展出,而這攝影與紀錄片的合作在此相輔相成,展現同一個議題的不同面向,或許我們也可以思考,攝影與媒體各自在議題裡的可能性。
10月20日至11月17日,苦勞網等單位在水谷藝術舉辦「東北女夭站街日常」攝影展,展場共有三層樓,展出平面照片、紀錄片與空間裝置,攝影師為伍惠源、紀錄片導演劉言,以中國東北從事性工作者的"妖"們日常生活為主題,展期內同時也舉辦四場相關講座。
事實上我們在觀看作品的過程,很難直接以人妖或是同性戀的方式來指稱這些"妖",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社會固有標籤的狀態在TA們當中是流動的,有人的身體正呈現傳統人妖的概念,而有的身體則是在卸妝後呈現直男的狀態,在這裡,反而我們可以理解那些分類標籤其實不見得是有效的,尤其是在面對每個活生生的人時。
而這個理解其實也呈現了攝影與紀錄片相輔相成的不同功能,紀錄片的線性呈現的確讓人較容易進入敘事,但是平面攝影卻能展現更多的細節、不同的視角與氛圍,那些被凝結的身體狀態,強迫觀眾直視過去無法直接面對的對象,那些瑣碎的化妝器材,強調了化妝作為主流社會對女性的象徵,同時也呈現"妖"對此的操弄。而這正是展覽精采的部分,那些我們熟悉的中年豐腴男體,卻在這些象徵操弄下轉變為豐腴的女性,但是在紀錄片中卻又笑鬧著彼此陽具尺寸,不過緊接著這個巨大的陽具象徵卻又變成接客過程可能導致身分曝光的擔憂,性別故有界線在此一再的翻轉,卻又無法逃脫那些主流壓迫。
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同時參觀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相對於官方主流美術館的展出,私人替代空間與相關組織的努力或許呈現了相當不同的景象,或許也可以對比出性別運動在當下社會中的處境。
(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