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兒個展「缺牙鋼琴」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11月10日 01時33分
評論的展演: 劉秋兒個展「缺牙鋼琴」
在我們的當代藝術教養裡,我們大概可以理解那些放置在展場的雜物應該是作品,而從作品旁的QR碼中連結的網頁中,觀眾可能會得到些印象,這些作品大多是劉秋兒在「豆皮文藝咖啡館」時期藝術相關事件所遺留的物件,或許我們可以試圖在這些事件與物件中,找尋出關於藝術家本身的思考與創作的路徑,進而讓觀眾認識身為藝術家的劉秋兒,而非過去那個空間經營者的劉秋兒。
10月28日到11月25日,伊通公園展出劉秋兒個展「缺牙鋼琴」,由簡子傑擔任策展人,展出數十件作品,包括繪畫、現成物挪用與文件等形式,以二樓「圖抗系」為主軸,但是作品年代橫跨卅餘年,從1981年的舊作至豆皮時期的各種運動紀錄與文物紀錄等,在這麼大量的作品中,又非以年代排序作為展出模式,顯然策展人企圖並非是以編年史的回顧為主,另一方面,相較於藝術家的個人網站中的紀錄,展出的作品也並不齊全,顯然策展人企圖藉此展探索的是劉秋兒的創作歷程。
那麼或許我們可以問為甚麼?這樣的作法是要探索劉秋兒的美學觀嗎?抑或是透過這些物件看到劉秋兒作為藝術工作者本身勞動的痕跡?進而看到藝術家對藝術、對世界的回應?事實上當策展人以「圖抗系」作為主軸時或許我們就可以看到些線索,在那些二樓的「圖抗系」系列作,以畫框為正面,但是呈現畫布背面的痕跡為主,當然觀眾可以透過QR碼上網看到畫面正面,但是透過畫布背面的痕跡,我們看到的是畫家勞動繪畫的過程,那些穿透的媒材,同時透露的不只是繪畫本身的私密性,也看到畫面上的現成物需要連結基底材的物理需求,而這何嘗不是種辯證,關於誰是正面?誰是反面?當然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是繪畫再現與現成物挪用的辯證,而帶著這樣的辯證思維,觀眾到了三樓觀看那些文件時,要如何繼續閱讀這個展覽?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韓少功寫的<馬橋辭典>,以辭條排列的方式建構一個世界,假借文件與字典兩種身分去強化虛構,透過辭條排列來連結、再現一個虛構世界的方方面面,只是劉秋兒的世界非但不是虛構,更進一步的是他的作品與社會參與如同「圖抗系」一般,以私密的藝術勞動與世界對話、辯證,甚至進一步推動環境改變的可能。
或許這個展覽展現了藝術與世界相處的辯證,過去藝術品是物品也同時指涉藝術家所企圖表現的部分,但是當這些辯證失去了原有的位置時,辯證成為再現,這些再現只剩下複製結構的功能,缺乏辯證後前進的動力,而劉秋兒的這些文件、這些作品本身證實了做為藝術工作者在社會中的參與位置,辯證依然在推動著,藝術依然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