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停歇站」
分享 | 瀏覽數: 1709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停歇站」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12月08日 02時15分

評論的展演: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停歇站」2017藝術進駐創作

  或許並不是很多人都知道在屏東有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事實上該園區至今約卅年歷史,目前正試圖從過去觀光景點式的園區轉型,從目前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園區試圖提供原住民族藝術家展出與創作的空間,這樣的轉變,或許可以提供更多原住民的視角,讓原漢之間有更多的理解,而非只有綜藝化的歌舞來吸引遊客,而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舞台與資源給原住民藝術家以原鄉文化為起點進行創作。

  122日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舉辦「停歇站」2017藝術進駐創作分享會,邀請五位今年駐村藝術家分享駐村作品,包括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排灣族雷恩(古勒勒‧雷拉登 Kulele Ruladan)/排灣族杜寒菘(Pacake Taugadhu)/魯凱族撒部‧噶照(Sapod Kacaw)/阿美族林介文(Labay Eyong)/太魯閣族,五位藝術家的作品都是以立體形式為主,將長期設置在園區內。

  以作品形式來看,唯一的女性藝術家 Labay Eyong的作品可能是幾乎無法辨認出原住民族的象徵符碼,但是她將編織概念融入極簡風格的雕塑,的確也在嘗試將原住民女性常用的元素與西方藝術史對話,相對於其他藝術家多少都使用了族群的象徵物來說,是相當特別的,事實上從這點來看,其他藝術家在象徵物的使用上也是有程度上的差異,從這個展的五位藝術家來看,也的確可以觀察到原住民藝術家在對傳統象徵符碼與個人創作上融合的不同嘗試方向。

  例如Etan PavavalungKulele Ruladan 的作品上充滿了百合花等象徵,對漢人來說可能需要透過解說才能理解這些象徵在排灣文化中所代表的意義,這當然是個理解排灣文化的起點,同時也對部落而言,原有的象徵在舊有社會架構逐漸現代化的過程中,可能也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凝結更多不同的意涵,這點可能是需要更多族人與觀眾參與討論建構的。

  Sapod Kacaw的作品雖然使用了較為抽象的象徵物,但是透過作品形式與空間的互動,例如作品材質具有時間性與在地性等,據藝術家表示,作品上的泥塑部分預估在三、四年之內會逐漸剝落,木質的部分則是使用場地整修後遺留的木材,這種使用在地媒材並與環境進行對話,呈現的出原住民族對自然與人之間關係的思考,在象徵的使用外也是個重要的方向。

  另一方面, Pacake Taugadhu的作品乍看是個極大的圖騰,但是仔細看會發現在作品底部有個石板構成的平台,提供遊客與作品合照,這一方面回應園區的觀光性質與當代遊客的合照習慣,同時也藉此將其作品試圖討論的議題,讓觀眾親身體驗,其作品名稱《在我熟悉的文化裡,我是巨人》 就可以看到其企圖,不管原/漢,觀眾在巨人的身邊,關於文化的陌生/熟悉都會產生對比,進而觸及議題。

  整體來看,我們會發現即便是以不同的方式面對族群象徵,但是多少都有各自的問題要面對,一方面是在使用象徵的過程,如何同時讓觀眾理解象徵符碼本身在部落文化脈絡中原有的意義與藝術家個人選擇下的擴充?而透過形式本身去改變符碼、甚至進而去除符碼,即便是談論美感本身,但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去面對自我認同?這些都是值得持續觀察的方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