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大師」--劉耀中個展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2月10日 01時53分
評論的展演: 普普大師 Master of Being Ordinary 劉耀中個展
乍看「普普大師」這個展名,一方面對藝術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連結到「POP ART」,但是對一般人來說,或許也可以聯想到口語上的"普普通通"的簡稱,這樣的雙關語作為展名,其實展現的正是劉耀中個展中有趣的部分,那些關於理解上的兩面性與其中的互文,而以此來看,不過相較於過去以大眾流行文化作為標的的普普藝術,劉耀中所挪用的顯然更為幽微,或許這可能也顯明了這是個分眾時代的特色。
1月10日至2月10日,海桐藝術中心展出劉耀中個展「普普大師」,展出形式包括繪畫與現成物等,展出共九件作品,展場中點題之作可能是紙本墨水的《尖叫》,以ART三個英文單字中的A重複逐漸縮小至"ART",多少也提醒了觀眾這個展覽中,藝術家關於所謂"ART"的態度,然後我們就看到了在畫布上滿滿的I CAN BE PRODUCTIVE,這件被稱之為《生產力》的作品,不過顯然藝術家並不只聚焦藝術,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包括商行或是網頁等熟悉的象徵物,於是我們大概可以理解,藝術家只是以自身熟悉的事物為出發點。
從手法上來看,作者的確運用了形式與內容的互文,過去也有些藝術家以此類型創作,只是偏重的方向不同,例如梅丁衍大量運用的是可被辨識的現成物,那些可被辨識的內容包括了具時代性或政治性的物品,這些觀眾具有共同記憶的物品被藝術家更改用途以此凸顯某些時代荒謬等,準確的點到觀眾的認知,相較於此,劉耀中的作品所運用的物品可能就較缺乏相關的連結。
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劉耀中所運用的那些"梗"其實可能並不具有時代的普遍性,但是極有可能具有某些族群的認同,例如《生產力》以畫布與生產力的喃喃自語或是《404》網頁形式,對年輕藝術家來說可能就極有認同感,加上《感覺》中所繪畫的那些宛如IKEA陳設的宣傳照與停車場的對比,讀過藝術史的朋友大概可以聯想到普普藝術中著名的《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但是除此以外,還是有些細節充滿了沒有相同興趣或經驗無法理解的象徵,例如《沒口琴的狄倫》或是《呂克.圖伊曼斯》等,對相關領域陌生的觀眾,或許只能以猜測的心情去揣摩藝術家的手法,甚或是無法理解,但是對相關同好來說可能是個小驚喜,只是過去普普藝術以大眾流行文化為文本來的作法,在今日去中心的分眾文化下,藝術家將要如何更準確的回應這個世界,可能是值得觀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