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當代館「還原-土地之歌」
分享 | 瀏覽數: 1168

當代館「還原-土地之歌」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3月01日 01時45分

評論的展演: 「還原-土地之歌」Reduction-Nature is Speaking

  宏大的議題常常成為展覽的主標,而如何連結作品與議題顯然是策展人的功課,當議題以「土地」這麼大範圍的標題出現時,這同時對觀眾與策展人來說可能都會是功課,尤其是如何呈現每個藝術家對此議題的不同看法,讓整個展覽成為論述來指向有效性,畢竟展覽對藝術家來說可能就是資源,對觀眾來說則可能是對話的機會,如何讓對話成立,可能是大家都要思考的問題。

  23日到318日,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還原-土地之歌」,展出來自東台灣的創作者王郁雯、伊命‧瑪法琉、李翎、林琳、林瑞玉、劉曉蕙、饒愛琴及陳若軒的作品,作品形式包括錄像裝置、攝影與現成物等。

  如果每次關於議題的論述就是個戰場,那麼關於議題的展覽其實也無法不以這個方式去面對,藝術涉入議題本身或許可以獲得認同,只是當代關於議題的展覽已經不只是揭露而已,如何論述顯然會是個重點,而在聯展中,如何論述某個程度上其實是策展人的工作,這裡所提及的論述顯然並非單指展覽相關文字,而是包含整個展覽的結構與如何讓觀眾進入議題的設計。

  從這次的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面向的作品,例如劉曉蕙的《有河氏》中女性獨坐在美崙溪中,可能讓我們聯想到以溪流採集文化與母系社會為主的阿美族,而影像中的美崙溪經過漢人整治後,那些水泥構造物成為人類理解"自然"的一部分;相對應於此,林琳的《結繩記事系列-我家山上有座游泳池、海上飄來的白色惡靈》 同時指向水泥業與族人的關係,這樣的對應堪稱精彩,同時也引人深思,這樣的對應還包括,例如《後遺症》本身其實是相當準確地展現出藝術家討論的"運動傷害",對應陳若軒的紀實攝影可以說是巧妙。

  但是從展覽的語法來看,這些巧妙的對應彼此之間卻似乎缺乏連結,整體要如何指向標題的《還原-土地之歌》?我們可以理解"還原"有恢復與還給原住民這兩個可能的含意,但是光從展覽中卻很難找到這樣的暗示,而這樣的問題也的確顯示出,議題類的展覽如果缺乏主題的連結,顯然只剩揭露或再現,但是在訊息爆炸的今日,這樣的揭露在現實裡可能只剩下想像中的區域平衡,以美術館的身分給予東部藝術家展出的機會,但是這樣的方式會是累積還是消耗呢?畢竟這是個被藝評稱為"失控的迴圈"的時代。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