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瑄個展《傲寒》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3月09日 22時35分
評論的展演: 傲寒--王佩瑄個展
走進空間大概會直接被懸掛在空中的作品給吸引住,由警示膠帶上顏料垂掛在走道中,這些以現成物為基底材加以改造的作品,一方面以材質作為語彙,一方面卻也加強了細碎瑣語,讓人彷彿走進細語紛紛卻無法聽清的場景,如果我們不以性別氣質來觀看,那麼還有甚麼角度可以與藝術家對話?
2月28日至3月31日,海桐藝術中心舉辦王佩瑄個展《傲寒》,作品形式主要是以現成物挪用與加工後展出為主,現場約十餘件作品,無明顯分界;藝術家在現場提供的文字說明是一段夢境的描述,關於分娩與父親等的夢境。
從藝術史來看,現成物挪用一開始免不了有面對敘事傳統的挑釁,而在解放形式與敘事的相對性後,現成物如何以"眾所周知"的性格來敘事就成為藝術家所要面對的課業,這樣的壓力顯然是相對性的,也就是如何在傳統再現的敘事與純粹形式美感中找尋出路,而許多藝術家則是選擇以文本作為倚靠,給出種觀看進路。
從前述王珮瑄的作品來看,懸掛著的警示膠帶上色作品,我們其實可以在其中看到藝術家對美感再現的企圖,這方面包括幾件作品中出現的小手掌模型,只是我們可能會迷惑,這是藝術家自行創作來表達美感再現還是現成物挪用,如果是現成物挪用,那麼其中"眾所周知"的語彙是什麼?而當我們迷惑時回去參考文本,卻又會發現可能更陷入另一個疑惑。
當然,在每個人都有的阿尼瑪與阿尼瑪斯裡,我們可能可以在那些細瑣的質感中感到療癒,在這次展覽中,作品的細節的確提供一個足以仔細觀看的厚度,而我們也可以理解反對某種大敘事的創作企圖,只是光透過細節的堆疊就是陰性特質?或者這些細節是否有機會透過更有結構性的展示來表達藝術家的企圖?抑或是讓觀眾陷入兩難的猜測?這到底是對形式美感的欣賞與投入還是現成物挪用的社會性譏諷?
對藝術家來說,或許這也是個探尋的過程,創作從與自身對話開始,逐漸尋找與外在世界的界線與標的,進而與觀眾產生連結,而屆時這些附有感染力的作品相信能吸引更多人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