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離開座位:雕塑的身體
分享 | 瀏覽數: 758

離開座位:雕塑的身體

Author: 吳芊逸, 2018年03月13日 13時57分

評論的展演: Anti-Pedestal | 反展櫃: 大葉大學造藝系木工房 師生聯展

策展:吉田 敦/Atsushi Yoshida
展期:2018/03/10-03/24 
地點:荒原藝術

 

2018年03月10日至03月24日,在荒原藝術展出的「Anti-Pedestal — 反展櫃」:大葉大學造藝系木工房師生聯展,由 吉田 敦 老師所提出的「反展櫃」的策展概念,對於正在學習雕塑課程的學生而言,算是一場非常難得的實戰演練 — 年輕創作者們對於自身作品及其展呈思考的訓練。 

談到雕塑的概念似乎總離不開展台;然而展台在某個意義上是否成為支撐著「一件雕塑」的概念與支柱,或者展台事實上更加貼近一種習以爲常、未被加以覺察的束縛? 當「雕」與「塑」這樣減法和加法的結構概念,其實在從素描至油畫、一直到影像甚至更廣義的、觀念性的社會雕塑等各類型創作上面,都可見到涵蓋著這類琢磨的相互碰撞;那麼在今日,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角度去思考今日的雕塑、今日的繪畫和影像、或者今日的各種藝術創作呢? 根據什麼樣的基石,使得我們對一件創作其構成的「實質顯現」,能成立為它被創作者自身、以及觀眾們所認知的那個類型的事物呢? 除了反覆的勞動(一個幾乎在所有創作中均涉及到的層面)以外、除了從材料中釋放出物體的靈魂和形體之外、除了拆解或者組構以外、雕塑之於一個藝術創作者,它可以意謂著什麼新的可能性?

或許,這個「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範疇」,正是一個值得創作者去思考和進行冒險的地方;是一段可以不斷往前的路徑(同時我們也應當去質疑為何我們總採取「往前?」的態度,而非「往上」或「往下」?)美術史非得以線性時間觀來了解嗎? 在時間之中,是否存在著不同跳躍的可能? 假若有,那麼空間也將因此而獲得全然翻轉的理解和改變。

然而,以上的觀點僅僅是透過語意邏輯而衍生出來、用以打破傳統分類所建造的平行世界和僵固印象的一種穿越方法;是透過邏輯和語意的遊戲,探索思考的可能性、實驗可嘗試的創作面向;但就如同雕塑不應被展台所綑綁一樣的,我們也同樣需要帶著覺察來使用這樣的方法,而不應為語言所綑綁 — 在這樣的立足點上時,語言在思考上所發揮的作用,不僅僅做爲一種傳達,同時也造成一種彎曲;成為時間和空間型態的曲面。唯有透過如此反覆不斷的推敲,去尋找真正適合自身創作存在的形式、追求自我能透過某種表達而存在著的,那個更加精確的形式;並在所謂正確與不正確的判準中間、在技藝和概念之間、在相互疊合或者分歧的範疇之間,去創造出一把新的尺;這也是年輕的藝術創作者們,在展覽實踐上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由於拋棄了展台的緣故,學生創作者和他們的作品「被迫」暫時處於一種懸宕的衡量狀態,在群體和有限的空間之中,試著從地面到天花板的全面尋找另一種型態的支撐 — 然後或許終究會覺察到,事實上它們可能不一定需要一個台座的支撐,而能仰賴著自身的雙腳站立。

在這次的展場規劃當中,當一件雕塑作品離開它所習慣依附的展台之後,可以在其它地方生長出額外的生命力;一件雕塑作品所涵蓋的空間,除了它自身所佔據的那個量體之外,向外延伸到了它所身處的環境、它的周遭;它不再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缺乏想像力的面貌,而是成為一種開始與場所息息相關的作為裝置的潛力 — 如同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成長(或許也可視為一種雕塑)的過程中,逐漸學習著如何與他自身的處境應對和變化。

 

* 照片及原文網址:

http://editor.wix.com/html/editor/web/renderer/edit/0a44e3e6-3514-45ff-92f5-17f6ef9120f0?metaSiteId=265193bb-e3bd-4d0b-952c-d8dc1ca38ec4&editorSessionId=70F7EA97-348A-4643-B53A-FD9F03E2C93D&referralInfo=my-account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