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常設展「聚合X綻放」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3月29日 20時40分
評論的展演: 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
圖版提供|國美館
對許多觀眾來說,國美館三樓的展場大概是比較少前往參觀的區域,一方面空間較為獨立,另一方面,展出以常設展為主,似乎因為常設,所以反而在宣傳上較少著墨,此外,過去的常設展也較為傳統,所謂以藝術家為主題,感覺也比較像是缺乏展覽概念,只是把作品搬出來晾,這次的常設展開始以美術團體與發展為主題,可以看到國美館的進步與企圖,這是值得鼓勵的,只是在實際操作面來看,可能有需要討論的部分。
2017年10月21日開始,國美館舉辦常設展「聚合X綻放:台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以館藏品為主,呈現上個世紀20年代到90年代的重要美術團體與當時藝術發展的關係,依時序分為,"日治時期的美術團體"、"戰後初期至七○年代的美術團體"與"八○年代至九○年代的美術團體",試圖讓觀眾理解20世紀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的關係與脈絡。
其實一進展場我們可以發現國美館策展人的用心,藉由常設展試圖發展更多的服務,例如針對身障朋友在展場的輪椅進出規劃上,還有以「房屋」為切入點,以3D列印製作陳澄波作品的輔具,讓視障朋友可以用觸覺來理解作品,這是相當貼心的起點,足見國美館在對「常設展」的思考是有前進的,也令人感動。
圖版提供|國美館
這種進步其實在主題的設定上其實也可以看見,以"台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為主題,某個程度上可以看到國美館負起國家級美術館責任的企圖心,有足夠的視野來看待台灣美術史,包括過去的「刺客列傳」系列,都是如此,值得鼓勵;只是這樣的企圖心在展覽當中是否有足夠的支撐,就相當值得探討。
在此我們並不是以嚴格的歷史定位與判準來討論,問題可能是更為基本的,也就是策展人在展覽中是否有給出足夠的資訊來支撐上述的企圖心,當本展是以"斷代的美術團體"作為主題時,在展出現場的標示卻只看到斷代,完全沒有哪位藝術家屬於那個團體的介紹與分類,這讓展覽主題只能淪於標題,觀眾在現場是無法分辨同一個時代不同藝術團體的差異,這種作法反而讓一切更混亂,過去的觀眾可能還對藝術史中的團體缺乏意識,但是當美術館以此為主題辦展卻又連基本的分類都缺乏時,這對藝術普及教育可能是完全沒幫助的。
圖版提供|國美館
或者我們可以試著來思考看看,本展的標題與內容的落差可能是來自什麼樣的狀況?畢竟在國美館其他的展覽中其實是比較少這種落差,那麼對常設展的什麼樣的想像導致這樣的落差呢?從前述的輔具中,我們可以看到,國美館目前對常設展的概念,除了是將典藏品持續輪流展出以保作品狀態外,也是在推廣教育上有所嘗試的場域,這樣的展覽所呈現的可能是該館對觀眾最基本的想像。
身為觀眾,或許我們對館方也有所想像,前述標題與展覽內容的落差,不由得讓我們想像館方眼中的觀眾到底是什麼樣子?所謂的"素人"嗎?但是在這個大學錄取率飆高的時代又何嘗有純粹的素人?當代觀眾的藝術知識或許無法跟上學院的進步,然而在普遍知識的理解與追求能力上,相較於上一代的觀眾,應該是有絕大的進步。
當美術館對觀眾的想像局限於過去的素人概念時,可能就會只自限於美感的傳達,而無法探討藝術史或相關知識的建構,這是相當可惜的,畢竟將藝術教育建立在對美感的感知學習,是過去國民教育中美感教育的基礎,這些訓練受現代美術運動影響相當深,但是在當代藝術的欣賞中顯然會讓觀眾覺得無助,而美術館作為當代的藝術與觀眾連結場域,如果自限於國民教育中美感教育的標準,顯然是會拉扯前述企圖心的後腿,這樣的分裂顯現在國家級美術館時,對整體藝術發展來說是殊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