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複調的影像:觀者的自我碎片化
分享 | 瀏覽數: 1141

複調的影像:觀者的自我碎片化

Author: 王叡栩, 2018年04月12日 12時11分

評論的展演: 「影像的謀反」The Rebellion of Moving Image - 許家維《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

這裡我們談的不是符號與歷史,我們談的是形式與複調。

如果影像作為一個身體並且能夠言語,那麼影像能夠複調嗎?複調的影像形式是否使影像與觀者的雙重碎片化?進而讓影像、歷史與觀者產生對話關係,而此種開放式的對話關係之產出為何?又或者,歷史本無產出,影像生產出碎片化觀者的流變過程本身就承載著歷史自身,又或者說自身持續碎片的過程本身即是歷史。

《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背景以一間二戰時期的軍工廠,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遺址為背景,使用四個螢幕投射的錄像裝置,由霜毛蝠、飛行器與逝者証言分別組成。霜毛蝠,在時空環境的變遷下,此遺址的大煙囪成為台灣唯一的霜毛蝠棲息地 ; 飛行器,由一無人機緩慢地穿梭飛行在遺址內 ; 逝者証言,為源自當時工廠員工回憶錄的十九篇口述旁白,透過電腦亂數播放。影像也是由程式隨機挑選即時剪接,每次皆會產生不重複的排列組合。

觀者面對四個螢幕影像,透過電腦程式亂數播放影像與口白,影像如同四個能夠言語的人格化主體,同時卻分別、共性卻差異的隨機複調著,在巴赫汀的複調理論中,以小說與作者之主體與客體的對話關係而開啟[1],在此展演中,我們將以影像與觀者之相互主體間性而展開,影像並非作為獨白式小說般成為封閉的、唯一的、控制著展演所說的權威話語,取而代之的是,影像因為有著自覺意識而使作者、影像、主角與觀者產生平等對話與交流,影像意識到自己的自覺意識永遠俱有未完成性,自己無法意識到完整的自我,故只有在與主角的自覺意識的平等對話中,才能完整影像的自我意識,意即影像為了完成自我,而必須創造一個他者,影像作為主體,自我透過意識到主角作為客體、他者的存在而確立起自我主體的完整性與必要性,而是作為一種具備自我意識的主體,而在影像(自我)與主角(他者)透過互為主體性的方式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在此不同於獨白式小說中作者與主角的上下位的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而是平等對話與交流關係,產生一種互為主體性的關係。

巴赫汀從史詩的神聖性、英雄式讚美中與獨白式小說中,看出一種大一統、僵化、封閉的權威性話語,一切都是權威當局的片面聲音,受權威中心所宰制,一切都只指向一種可能性,忽略其他聲音與其他可能性,因而認為這種獨白式話語並無任何創造性與生命力,如果說巴赫汀從杜斯妥也夫斯基[2] 與拉伯雷[3]的小說中得出一種相對於獨白式的小說式,那麼在此展演中,影像產生了一種複調且眾聲喧嘩的開放式對話場域,作為與語言多元相對於語言單一,並且認為這些作為多元聲音的眾聲喧嘩中飽含強大的生命力,代表著從單一轉向多元,封閉轉向開放,向心力轉向離心力的一種轉型力量,在不同的時間下皆會使不同的觀者切入不同的排列組合,而觀者的感官又隨意切入不同的屏幕,產生視覺與聽覺的碎片化,以一種重複的元素卻不重複的形式過程產出流變的碎片化觀者,亟欲呈現的是一種曖昧與開放,未完成精神,因為未完成所以永遠以一種朝向未來的狀態持存著。

此種朝向未來的狀態非指涉不斷逝去的現在,也非指涉現在與純粹過去,而是現在與純粹未來,隨著歷時性的時間隨著發生的現在消逝,但另一方面也自我保存了一種純粹未來,想像力與潛能作為一種純粹未來,因此觀者同時活在兩個時間內,這種想像力與潛能會自我封存在純粹未來,等待開啟而產生張力,同時具備包含著現在與純粹未來的時間雙蕊,每次的觀看經驗都在現在的時間中不停逝去,但也同時不自覺的、自動的自我封存了朝向未來的、鮮活的想像力與潛能,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個偶然、不自主的被開啟。

或許當我們在觀看歷史時,我們都會各自取走了一個歷史碎片,因為歷史本非完整的,也無從得知全貌,然而,在此展演過程中,隨機地,每個人都成為了其展演的一部份,走出展場,觀者不是取走歷史的碎片,而是藉由此過程使觀者自我碎片化,使自身成為碎片,形成一種自我碎片化的對話過程,觀者即碎片,此對話在內部交叉存在於作者與影像間、作者與主角間、影像與觀者間、觀者與觀者間,並且同時與外部的各種其他聲音相互交叉對話著,不禁讓我們思考著,在這種單一相對多元,向心力相對離心力中,此展演形式製造一個開放式的、虛擬的互動對話場域,並且存有著強大的建構自身的力量,在多元聲音中並未直接敘述中心意義,而意義卻從所有差異性的交流對話中形成,差異性間透過自由及集體自我表述的對話來創建共性,換句話說,是否透過影像的多元聲音及語言的措辭中,能在一個開放、分散的網狀架構上形成了一種共性的生產力,影像在此複調出一種眾聲喧嘩的樣態,撐開出一個思考的場域與對話的空間。

 

 


[1] Bakhtin, M. (1984).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  Bakhtin, M. (1984).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3] Bakhtin, M. (1984). Rabelais and His Worl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