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2050未來簡史」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6月07日 18時36分
回顧歷史以展望未來可能是人類文化發展後試圖面對或整理現狀的方式之一,而在地球村的今日,要理解當下所要面對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包括多元文化的碰撞等,我們逐漸會發現,藝術創作者再現世界的方式可能更能接近眾聲喧嘩的當代景況,而當歐洲策展人以理論架構理解世界時,又透過那些作品來呈現對這個世界的想像,只是這些作品是否也呈現了某種"東方想像",尤其當這樣的展覽在台灣展出時,我們又能看到甚麼呢?
3月24日到6月3日,由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共同主辦的「2050未來簡史」,邀請五十餘位藝術家展出,由策展人皮耶˙伊弗˙戴薩伊夫(Pierre-Yves Desaive)策畫,展覽的名稱及概念啟發自法國政治經濟學家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2006年出版的著作《未來簡史》 ,展覽原先的版本在2016年分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皇家美術館及巴黎羅浮宮展出,本次在台展出版本增加台灣藝術家的展出部分,試圖加入在地的觀察。
從展出作品來看本展的確跨幅不小,策展人所選的作品並非只是方便的來自某個大館,為了要符合《未來簡史》的概念,觀眾反而有機會看到國際上許多不同面向的作品,而在架構下,某些作品可以稱得上是彼此補充;或許可以從展覽敘事的角度來看,當觀眾走進展場時所見到的<箱子與製造它的聲音>,我們大概可以猜測策展人想提醒我們的不只是作品與形式之間的關係,甚至是作品如何被製造與如何被視為是作品的過程,然後在後方有個造型類似的艾未未<茶磚>,但是對面放的是來自鹿特丹海事博物館的十八世紀油畫<船舶在浪濤洶湧的海面上>、水彩<貨幣兌換員與他的妻子>與借展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唐<三彩騎馬俑>,光是這樣的開場擺放,藉著作品本身的意涵就有足夠的精彩讓觀眾直觀的看到策展人的敘事意圖,同時又藉著作品本身的意涵去延伸到不同時空的情境。
不過在這樣的架構下,策展人所選的中國藝術家要如何支撐關於歐洲對中國的想像?或者更進一步的來看,台灣觀眾要如何觀看這種東方想像,我們或許可以理解但無法認同,我們或許可以理解但是無法認同的不只是歐美,同時也是中國,在東/西方文化對比中,我們是它者,而它者可能只能在藝術中握有主動權,就像是余政達作品<世界中的世界一:地圖>,韓國與台灣的兩位少女如何透過英文來重新建構世界地圖。
當然,展望未來的部分,或許我們會發現藝術家們對未來的想像越見接近,畢竟建立想像的基礎可能是科學,而尚未以人的處境作為實證,也就無從以不同文化的回應作為展現,例如<安妮>、<烏邦努斯>與<手臂上的耳朵>,這三個處於同展間的作品,也從最基本的再現想像一步步走到人體實驗,只是在展覽中尚未呈現出這些反應;而或許以核災作為思考起點的<能量的風景>可能帶給我們一個方向,那些我們"人類世"的共業處境,或許是共同討論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