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消費景觀裡的雜訊詩----林育正的水泥建構出的微小人性
分享 | 瀏覽數: 2576

消費景觀裡的雜訊詩----林育正的水泥建構出的微小人性

Author: 陳泓鑫, 2018年06月21日 15時25分

評論的展演: 襲園美術館---晃恍.林育正雕塑個展

水泥是工業革命以來廣受人類使用的建築工法,其操作簡便、快速、堅固、耐用與泛用性高等特點讓水泥成為人類建築不可或缺的材料、生活必然存在的景觀與物件。而對林育正來說,水泥更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城市象徵,也是一種歷史的記述者,乘載著生活中那些繁瑣、剎那、飄散而不為人記敘的思緒。


水泥在當代生活的景觀中,所扮演的也常常是不被重視的日常角落,甚至與殘破、老舊等形象牽扯在一起,其原因正與當代的社會型態息息相關。


恍惚流轉的小城雜碎斷片I  圖版由襲園美術館提供  游宏祥工作室攝影


法國社會學家、文藝評論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 )認為現今的社會有太多現實上根本不存在事物與概念。這些事物既然不真實存在,那麼就無所謂原創原真的母本,只有既非是原作、亦非複本的從虛擬中誕生的「擬像」(simulation)。而這些虛擬的擬像能跨越真實的時間、空間、原創、複製等觀念,能自我複製、演化、生成為新的觀念,甚至具有取代現實世界的動能,也就是所謂的「超真實」(hyper-real)。

在此擬像系統中人們不再生產物品,而是生產資訊。人們的消費不再對應到具實體性的需求,而是對應於物的虛擬符號意義。比如對流行、時尚、新穎事物的消費行為,即是透過消費以取得品牌所代表的語言符號。

 

水泥作為工業革命發展出來的建築技術,本身即有工具的存在價值,同時成為了人類生活住宿等基本需求母本的符號。然而正因如此,水泥在當代社會才會演變成〝僅僅只是基本需求〞的符號。水泥粗糙的質地恰好成為嶄新建案用石材、瓷磚等全力遮掩的事物,以彰顯建物的時尚、新潮。

若從布希亞的理論來看,新建案的時尚、新潮其實是沒有原創母本的擬像行為。真實的世界裡並無名為“時尚”、“新潮”的物件、母本可供模製。因此正是凌駕水泥這種能對應到現實生活需求的超真實案例、當代消費邏輯(logic of consume)下的產品。

而林育正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水泥形象,就成了一種當代消費邏輯下所殘留的懷舊景觀。

 

林育正的作品大量使用雕塑的翻模技術,亦即對原真物件的複製行為,具有傳統符號學能指(Signifier,符號的語音形象)和所指(Signified,符號的意義概念)的概念。這讓他與擬像系統為主流的社會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別。

對林育正而言,他翻模的目的是為了「消解物件的日常功能性,顛覆了人與物、用與無用的既定關係,牽引出關於物體背後更深一層的系統聯想」。亦即浪漫地想像某個水泥碎塊見證的人類思緒,或是當代物性文明下的自我沉澱反思。

 

關於自己的創作,林育正說自己「都在探詢“我”這個主體,因此我很清楚“我”這個主體的範圍,但卻無法很清楚的言明。因為這個“我”不是一個很明確的單詞,而應該說是一個範圍。也就是說我在尋找一種形式或方法可以更明確的呈現“我”。簡單來說,在這個我認定的範圍裡,我總是在不同區域裡撿來丟去,試圖撿一些東西把它收集起來排列來代表我」。從這段自述中不難發現藝術家在此的自我指涉與拾得物(Found Object)的觀念。

 

 拾得物是一件既存的物品(經常是世俗產品)被賦與新的定義,成為一件藝術品或藝術品的部分。拾得物觀念來自杜象(Marcel Duchamp)將未經改造的商業量產品,如尿壺、鏟子等,賦予名稱再予以展出,將其轉換為一件現成物(readymade)雕塑,藉以質疑藝術的定義。其他達達或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則在作品中探掘拾得物的表現潛能,相比杜象知性元素較少而更多表現技法與精神層次的追求。

 

恍惚流轉的小城雜碎斷片II  圖版由襲園美術館提供  游宏祥工作室攝影

 

林育正的拾得物看似趨近於達達或超現實,尤其在其作品常出現的擬物手法中不難感受到超現實的陌異化氛圍。然而細究其撿拾行為與自我主體的建構聯結,便不難了解他的創作實則是一種當代消費社會下的掙扎求生,以撿拾對抗消費的反物性抗衡。

 

在布希亞觀察的消費社會中,當代人類生產的產品,早就遠超出實際需求。人們被商人媒體的行銷技術催生出無窮無盡的欲望,不停消費虛擬的符號產品。然其精神卻處於無邊無境的空虛狀態。因為所消費的物品符號本身就是虛擬的、無關生存且非現實的。

在此,個人的意識、思想也同時變得不重要,消費行為就是自身意識的展現語言。我消費故我在,一切都是快時尚的符號系統擬像運作。個人看似有所選擇,卻也只剩下對物質、產品的選擇,個人於此只是被動的接受者。

 

在這個信息充斥的環境下,一切都顯得短暫易變。各種大眾與資訊傳播媒介破壞了藝術促進社會穩步發展的可能性。在一個電子影像、傳播媒介控制的社會中、在事實上被媒體歪曲的虛假現實中,藝術逐漸只能退縮到藝術本身去了,更遑論對永恆的追求,或者建構自我的主體性呢?

因此林育正自言其創作「…用一種極度黑色悲觀的視野在觀看這個世界,也因為用盡了那部分的情緒,以至於創作作品的當下只剩下歡樂的情緒,進而作品開始有了色彩及一種為可言明的趣味,但細思其本質卻是非常悲傷的無奈…」

 

從2010年以前創作無用的建築探掘金屬裝置中那令人不安、單調重複的鑽孔、磨耗、敲擊動作,到近期不斷發出雜訊與微小顫動的箱構和小城雜碎系列,不難看出林育正作品中那焦慮的情緒,以及從主流的、大格局、理性的藝術語境走向自我的、平庸的、呢喃式的斷續片語。

 

那或許正是身為一個人面對時代,堅持不隨波逐流的獨立身影。舒服持續的消費文明中逆向詮釋的生命突兀。

 

弱音捕影  圖版由襲園美術館提供  游宏祥工作室攝影

 

隨著世界日益全球化、一體化、扁平化,林育正不依賴主流文化語境,從個人經歷中積累信息片段,從而形成獨特的美學。他試圖賦予這些遭人遺忘的角落、平庸落伍的物件一種新的存在狀態,能夠為煩悶無聊而令人焦慮的日常找尋意義,促使以個人為單位的“微”意識誕生。

 

水泥是林育正藝術風格中最重要的元素,水泥質樸、簡單而堅強,雖不斷被消費文明以嶄新的合成石、磁磚、漆料所掩蓋,仍是一棟建築乃至人類文明最真實的內在。因此水泥具有存在與被掩蓋存在此一雙重結構,構成了林育正創作的正逆矛盾情結。

 

 

或許對林育正來說水泥也象徵個人、象徵生命、象徵人性的存在,是超真實擬像時代裡不時飄來的雜訊詩句。聽著聽著,不自覺,就恍惚了…

 

晃恍展覽現場  圖版由襲園美術館提供  游宏祥工作室攝影 

 

 

參考資料:

襲園美術館

林育正創作自述

Robert Atkins著,黃麗娟譯,<藝術開講>,81頁,民國85年9月,藝術家出版社。

李建緯,大眾媒體中的擬像與現代消費美學:布希亞:http://chianweilee.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html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