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分歧、溢出與擴張的閱讀展現
分享 | 瀏覽數: 1243

分歧、溢出與擴張的閱讀展現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 2018年08月08日 15時25分

評論的展演: 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


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本展從波赫士的引言開始,那存在於書之中,以及書與書之間的無限分歧的道路,永不休止的連結,展開了書的意念運動。在此刻,媒體時代的資訊快速而無邊無際,無紙化的進行式讓文字與圖像更無法掌握,而再次回到實體書藉,是緬懷還是慶祝?是回憶的重現,或是未來的預想?本展以書為題,在書頁創造的文字與圖像空間,進而其中廣大意念的世界,在這傳統資訊載體之中,過去是什麼,現在是什麼,未來又可能變成什麼?於個人內在盤旋的書頁景觀形成可能文件,進而展開外在的書頁:圖書自身為一個載體,「他」將如何發聲?藝術家在此想像優遊間,也將觀眾的觀看行為包含進來,讓本展區形成巨大的動態閱讀景觀,彷若書頁靈魂集體顯現,觀眾與作品之間強烈的意識流動,激進的讓書剖開自己。然廣義的來看,本展處理的如文本延伸之想像、地景的閱讀可能、作家身分生成探究,進而讀者自身閱讀的可能,是為讓作者/藝術創作者、觀眾、書/藝術作品各自表述,接著在展場中以展出與觀看的行為將此三方「三位一體」,聲響製造、靜態書籍展示與再製,觀眾身體間的穿梭,目光的逡巡使本展成為意識的劇場,成功的將文字空間外翻而出,促成三方的對話,同時再次討論文本(text)的面貌與自成的生命,亦即,前人之為文本、前文本再製與複製轉印產生的歧義,過程中身體行動的痕跡。 

關於作者,從故事或歷史的縫隙,一窺從不靜止的文字記錄,林宏璋《一個日本人與台灣的對話(1707年)》出發自想像的歷史之間,來回於遙遠地理外,他者與自我的觀望目光,返身詢問位處遙遠彼方的「他者」台灣觀眾 ; 張致中《來福槍》則是一則遙遠異地傳說的考察與想像,將文字書寫展開圖像化,開放觀者思緒的穿梭流動。陳曉朋在系列作品中,透過與創作者的對話、諧擬出版的分類與內容,使用色彩而無文字的書頁,表現沒有文字的文字,似有使得定義產生漂浮的效果,而印刷裱褙的文字「我好想變成為一個作家」,看來將讀者的崇敬表達無疑,然而語義在文字圖像間漸產生不確定感,作家與讀者的界線真有如此清晰?


齊簡《手影重重》 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齊簡以身體行動過程對於印刷出版提問,其作品《手影重重》將手影教學書籍再繪製,於繪/複製行動過程中,影在哪?或說,靈光在哪?而森嵐工作方圖的作品《刻畫造音》將閱讀的視覺感官轉換成聲音,讓地圖形成可見的「音景」,透過耳朵閱讀地理,唱片上銘刻的隱隱地形線光澤,也在旋轉間失去定位,而讓此眼耳的轉譯閱讀產生詩意美感。許家維《黑與白-熊貓》則將語義拆解,相較於其他作品的無聲低調,或模糊或影射的呈現,這是個高調外放的作品,在於創作者的表演,在日語口述、繁體中文字幕之間,將日本、台灣與中國三方的歷史糾結透過看似無傷的熊貓為題,呈現語義表面甜美背地陰險的可能性。安放於地面的書與作品讓人徹底觀看,反對被觀看的作品,則是鄧肯蒙弗《幽靈圖書館》,此作品有如則在觀眾上方悄悄喘息,幽暗的提示著紙本時代的沒落,而在夾層中展現了消逝,讓人憶起實體書籍的忠實存在感,相較於本展的「策展研究」,則擺放藝術研究系列書籍,並以數據演示之藝術圖書應用與價值,留下一個空白的問號:那麼看不見的價值呢?這是一個精采的詮釋,在場觀眾翻閱的行動,有如也進入這研究體系,進入數據提供的體系框架,觀眾之間的彼此觀看,在本展中眼光的來去反覆,使得本展不斷產生弦外之音。

本展提供了書的舞台,透過書的再製分解行動,讓作者回魂重生,而觀眾在其間的進出在鄒永珊作品《我們的凝視》中以即時投影串連觀眾與作品的空間性,並置空間,讓本展穿梭與閱讀動態並列,自鳥瞰角度進入現場觀者正在閱讀的書頁,也有如進入他的腦中,事實上,書籍不就是腦內輸出的載體?而在觀眾彼此觀看(監視)之間,更演示了文本聯繫的行動,精采表現了本展的整體性,鮮活了圖書生態的藝術景觀。

相關評論

跨域與超文本:《跨域讀寫》之商榷 --- 鄭文琦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