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記憶放在口袋裡」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8月11日 00時27分
評論的展演: 記憶放在口袋裡-107年台澳藝術家駐村交流計畫&大山地門地區藝術創作計畫成果分享會
有卅年歷史的屏東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從去年開始,試圖在原有的綜藝化原民歌舞表演轉型,開始舉辦原住民藝術家駐村,今年更進一步,從去年以視覺藝術的雕塑等類型更加展開,邀請了音樂舞蹈等類型藝術家,再加上與澳洲的原住民藝術家交流駐村活動,讓活動更加以原住民族為主體來思考,也看到在現代化議題下,不同原住民族文化的回應與思考。
7月28日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舉辦「記憶放在口袋裡-107年台澳藝術家駐村交流計畫&大山地門地區藝術創作計畫成果分享會」,由Etan Pavavalung(伊誕.巴瓦瓦隆)擔任策展人,展出包括視覺藝術類的Masiswagger Zingrur(雷斌)、Kufir Talo (Apo)(陳昭興)、Idas Losin(宜德思.盧信)及音樂類的Seredau Tariyaljan(桑梅絹)、Lapaka Taru(謝皓成)以及來自澳洲的原住民舞者Rachael. Wallis。
表演藝術類的駐村成果除了三位藝術家各自發表以外,同時也有跨國跨族群的即興演出,今年剛獲得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的Seredau Tariyaljan除了會上發表新作外,同時也在園區附近的禮納里部落舉辦演唱會,除了新作外,也以族語新唱傳統《報戰功》等,在編曲上創新加入大提琴等不同樂器,Lapaka Taru則是嘗試結合電音等與傳統音樂,Rachael. Wallis則是以現代舞的基礎追尋傳統部落舞蹈。
視覺藝術部分今年的三位藝術家分別展現三種不同的類型,Masiswagger Zingrur(雷斌)的作品結合傳統陶藝與鑄鐵,宛如樹木長出果實般的造型極具設計感,展現其學院背景與多年來在傳統陶藝上的研究,Idas Losin則是回應園區的建築物,在水塔上以其風格彩繪,Apo則是以阿美族的採拾文化轉換為現成物挪用,結合自身部落生活經驗,以不同媒材表現出不同時代對編織魚網的心態,展現當代原住民在面對現代化與環境議題上的不同角度。
有趣的是,在很多人認為原住民藝術就是圖騰的運用時,已經有許多原住民藝術家透過自身文化與當代藝術的特點結合開始創作,一方面,當代藝術的現成物挪用等手法本身就是在藝術史上試圖解放過去以象徵為主的創作限制,而另一方面,阿美族本身的撿拾文化本身就非常深刻,兩者的結合可以說是無縫接軌,不需要學術上的理解就能夠被族人藝術家接納與運用,這也提醒漢人觀眾,在開始關注原住民藝術後,除了跨出第一步來理解族人的環境背景外,另一方面似乎也該跨出另一步,是否能對不同族群的文化對應當代的策略有不同的理解,而非將所有原住民視為一個相對於漢人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