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II) 》 
分享 | 瀏覽數: 1350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II) 》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8月16日 23時00分

評論的展演: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 I&II )

  目前台灣的藝術家駐村很多是以官方的閒置空間再利用為主,這些閒置空間再利用其脈絡本身常常是處於停止的狀態,再經過官方對藝術空間想像的整修後又更顯斷裂,不同於一般官方的駐村,《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以駐地借宿為基礎邀請當代藝術創作者入住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部落,藝術家相處的是世居於此的族人,面對的是部落當下的處境,如何以當代藝術回應的確是值得深思的,而已經持續兩年的該計畫也持續反身自省,邀請過去參與過的藝術家再度參與及回應。

  89日到11日,《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II) 於立方計劃空間,817日至19日於太魯閣國家公園舉辦駐村發表創作計劃包括兩件行為藝術創作及四件物件類創作,該計畫邀請藝術家包括Ania Varez(委內瑞拉), O!sland ( Dorothy Wong Ka Chung, Benjamin Ryser) (香港、瑞士), Nina Willimann&Mayumi Arai(瑞士、日本),都姆恩 ・馬紹(台灣), 秦政德(台灣),歐靜雲(台灣)。

  展場中最醒目的<回去>可能是這次展覽中少數沒有直接談到殖民議題的作品,兩位藝術家與族人李阿雪阿姨生活與對話的過程中,以阿姨家中發現壞掉的相簿照片為主,照片部分已然毀壞,由藝術家重製後在上面書寫與阿姨生活中的對話,同時也將現場的生活現場音放置在阿姨的鋼杯中在現場展出,有趣的是,李阿雪阿姨聽到這些照片展出後,在展出當天趕到台北展場,又拿出些她自己拍的照片放上去,或許我們可以理解原民在面對外部場域的發言權被取代的經驗,不過李阿雪阿姨的行為則是宣示了對作品的主權之一,我們大概可以說,這是那些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駐村空間難以發生的事件,當然藝術家的接納也的確顯現對此的認同,而這個默契應該是建立在相處的時間基礎上。

  <禮物交換練習/邀請4:沙卡噹/大同>的兩位作者分別來自瑞士與日本,同時邀請駐村時接待家庭的婦女Nac Hijiyu與擔任翻譯的李尚喬(漢族)演出,四位女性分別以母語回應藝術家提出的問題,包括自我描述、個人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關係等,除了各自面對與他者的關係外,"國家公園"這個名詞包括了兩個由西方傳來的概念-"國家"與"公園",其背後的權力關係也顯現在對話當中。

  在這個駐村發表計畫中,很特別的是雙向的發表,亦即除了在台北的當代藝術場域發表外,同時也回到太魯閣國家公園中發表,這讓藝術家與當地的接待者也都更認真的面對,創作者無法再以過去常見的圖像式再現,當你的田野報導人也是你的閱讀者的時候,報導人同時也有檢驗的權力,而再次展出的地點又是在國家權力展現的國家公園中,這可能是藉由外部力量讓原住民面對國家更增加一個發聲管道,以駐村來看,這的確是個不錯的嘗試的開始,也令人期待該計畫未來的發展。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