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多餘的人,而生命的來處與去向。
分享 | 瀏覽數: 2257

多餘的人,而生命的來處與去向。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2018年08月28日 12時36分

評論的展演: 2018新點子劇展:盜火劇團X平田織佐《転校生》 Transfer Student 盜火劇團X平田織佐《転校生》員林版


圖版提供|盜火劇團

觀賞時間:2018/8/26 14:30
地點: 員林演藝廳小劇場


這是一齣以二十一個女高中生角色為主的戲,觀眾未坐定前,舞台上一位少女背對著觀眾,與眾立方體共同凝聚,這些立方體作為椅子的用途,然在素色一致齊整的造型中,隱隱給人墓碑的聯想,各自對應舞台上方同樣數目的方框,此般舞台凸顯出少女的動態,不論是走動其中,面向與彼此交錯穿越的對話,少女被觀看,連同台詞中生物課「解剖」的討論,在此單一場景中則有觀眾觀看實驗,少女「被研究」的氛圍。

平田織佐的劇本、劉天涯的劇本改編與謝東寧導演均對於日常語言下足了功夫,透出自然的語言中「不自然」的成份,少女演員們看來脫俗清純的外型,似乎為我們習以為常的形象,又在天真中滲入不安與隱隱的危機感,台詞交錯間一如編曲中「複調polyphonic」技巧的運用,而舞台畫面提供觀眾多焦點的觀看視角,於是少女語言聲響特質以及群體聲浪感受特別明顯,多焦點則讓劇場表演貼近生活,因生活中沒有聚光燈,然而生活就在多焦點中,這是這齣戲「生活感」語言塑造的成功之處。當少女紛紛離席時,舞台交給隆隆聲響與燈光閃爍在立方體上,傳達並非一切都理所當然,這些看似輕鬆談話之外,籠罩著未知、社會框架與壓迫。

劇中不知所以,突然來到的轉校生,成為二十個高中生之外多餘的人,使得偶數變成奇數,藉由《變形記》為基底,發展少女無可自主的命運,如放大成為人類的無從選擇,可知少女表現出的,非少女獨有的荒謬困局,她們處在進入成人社會的中介,應是充滿希望的存在,得以理直氣壯向生活周遭發問,角色們從閒聊到生命哲理的思索,亦即自八卦(老師、姊夫外遇)到評價愛情,進而人如何來、為何來(how,why),再到生死辯證等等話題的轉折間,在巨量的台詞構築中,語言的明晰與隱身,相互編織出密密麻麻的反覆辯證,日常與重複的生活中那不可解的成份慢慢浮現,戲自一開始的清新氛圍,以致陰暗逐漸籠罩,本劇著力刻畫的少女並非理所當然的清純美好,卻有著不知所以的幽暗玄秘,甚且女巫一般的預言著,如對著轉校生大聲說出:「那麼你也會死囉?」那般看似無邪的詛咒,隱隱在天真之外裂出一道縫 ; 而彼此嬉鬧時,時而尖銳,以群體為容器視之,內部分子則在張力之下不斷的擠壓、膨脹或削弱,孤獨顯得如此特異,在這少女形成的小社會,相互眼光形成自覺,客氣的欲言又止,測量著彼此界線 ; 無來處的轉校生,因無法把握自己的去處成為人的處境濃縮顯現,他的「多餘」擾動原本的群體,他帶著期盼被接納的眼神,小心翼翼而形成振盪,眾人壓抑惡意,努力展現善意,然從排斥到接納過程中激起的大哉問終將無解 ; 《転校生》這冷冽與不安,甚且帶著死亡氣息,然而將死亡翻過來,結局又帶著一絲希望:結局中兩個少女抱著自己的「座位」,確認彼此的存在,確認這個位子「永遠」存在,如以不祥的「墓碑」聯想,似有吊念早夭的青春/純潔,少女心靈莫名的感應命運是如此不可解不可逆,唯有「屋頂」是喘息與逃逸的可能,然而屋頂外是什麼?少女台詞中,屋頂外仍然是高樓大廈,視線受重重阻擋,內在無路可出,然而又有少女繼續提出「陽明山」的美麗遠景,似乎又有了視線能延伸的可能,得以衝破這令人窒息的場景象徵 ; 因此在《變形記》破題進而膨脹的問號中,劇終少女不再漂浮於無邊無際的恐懼,這時,少女自身的堅強具體了,各自擁抱了她們的座位,呈現了就算對生命無可掌握,仍然確認了自己此刻「永遠」的存在。這也是本劇中,多餘的人如何自處,他者又如何看待這多餘的人的答案。

除此,本劇員林版自中部在地演員徵選與戲劇推廣活動中,也引進不同以往校園的戲劇欣賞慣例,在堅實的文本與製作中,欣見另有戲外的餘波盪漾。


圖版提供|盜火劇團

相關評論

屬於青春的隱喻──《転校生》 --- 白斐嵐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