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當代一年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10月11日 14時39分
評論的展演: 2018 台灣當代一年展
做為民間的大型展覽,視盟從2002年開始的「台灣藝術家博覽會」到2016年轉型為「台灣當代一年展」,這其中歷經各種嘗試,包括全國巡迴等,相對於官方體制下的僵化,即便試圖改變也只能臃腫轉身,民間團體可以做更靈活的改變與嘗試,而這些嘗試或許更能回應真實的當代情境,甚至在美學上提出新的可能。
9月29日到10月7日,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在花博爭豔館舉辦「2018台灣當代一年展」,展出分為『創作計畫』、『藝術平權』、『主題策展』、『台灣替代空間/藝術團體』與『國際當代藝術空間』等區,主題策展區今年以影像為主,張美陵所策的『綠野仙蹤』以平面影像為主,王鼎曄所策的『掐出一個奧伯斯佯謬,再者,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不是一條直線,最後把我們攪拌在一起』則是以活動影像為主,『藝術平權』區依然如過去開放報名而不具任何審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開始限額百名。
歷經前兩屆「台灣當代一年展」的熱鬧,今年相對來說冷清不少,其原因應該是在平權區開始限額百名,事實上"藝術平權"是個相當具有理想性的目標,如果每年在經費或是熱情上都燃燒殆盡導致越見消停,那將會相當可惜,畢竟『藝術平權』區不只是提供一個藝術領域上的起點,也提供創作者、尤其是年輕創作者彼此交流的機會,甚至是成熟藝術家但是想要嘗試其他可能性的實驗空間。
其實對於參與者來說,如何被回應與討論都是有所期待的,但是在爆量的作品裡,觀者要如何進入理解與對話的狀態?透過策展人的論述來建立一個觀察的結構是種可能,當然策展人的功能並不只是建構論述而已,甚至可能建立某種新的美學實驗,例如,既然是以「平權」為名,其實根本可以拋棄展覽牆面,事實上藝術圈早就不需要依靠牆面來維持藝術領域的合法性;當然這裡在執行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報名者有需求,對藝術世界的想像保持在牆面上,但是這不正是視盟可以嘗試的藝術啟蒙嗎?或者說,一個不需要牆面的展覽如何被大眾接受,以及如果需要牆面就請創作者發揮想像力自行建造吧~
當然上述提議只是舉例,我的意思是指,如果能有策展人更有美學主題的回應,不管是在對話上或是取得關注上,都會更有可能性,而作為民間團體的視盟,應該更沒有包袱,甚至在策展人的徵選上就可以公開進行,並限制人選在卅五歲以下,給年輕策展人更多的機會,也才能讓藝術圈看到未來,畢竟博覽會不只是商展,更是一個帶動產業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