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G+「現實伏流」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10月19日 15時31分
評論的展演: 現實伏流
當你看著作品裡似乎隱射著某些熟悉的對象,然後打開手機試圖上網搜尋作品裡提及的相關人、事時,或許就應證了這個展覽的名稱,這是現實裡的伏流,可能是我們聽過但不熟悉,可能是在資料裡抑或是在鄉野耆老的傳講裡,但是透過藝術家的再現後成為另一個版本的故事,而策展人透過聚集不同的作品來呈現藝術家們對"再現"的思考,並以此回應現實下的伏流是如何被感知著的。
10月6日到11月25日,在TKG+ Projects,由賴依欣擔任策展人,邀請李旭彬、蔡宛璇、楊季涓與楊雨樵四位藝術家展出「現實伏流」,展出形式包括攝影、空間裝置與現成物等,同時還舉辦楊雨樵「物脈」工作坊『民間敘事中的物件溯源』系列。
相對於許多大型展覽的策展人為了建構論述,只能將作品視為文本,擷取作品的意義,讓作品只能是證據,作品本身的建構過程與開放性被忽視,觀眾如果在論述的架構裡觀看展覽,作品的可能性被閱讀的反而越來越少;而在「現實伏流」中,精緻少數的參展作品卻可以回應這個沒有那麼宏大的展題,不過如果準確地回應了議題的結構面,其實引起的反思效果可能更大。
在展場中,蔡宛璇的《經過一盞叫笠的燈》以手寫將詩人林宗源對台語詩的態度與經歷書寫於牆面,若僅止於此,這似乎也只是個宣告,是常見的透過藝術場域的合法性回應主流社會少見的伏流,但是藝術家又在作品前將詩人述說這段文字的話語錄音重新剪輯,造成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尤其當詩人使用的語言是台語時,大部分的人很難一下就辨認出來是被後製過的錄音,可能會一邊對照牆面的文字,一邊思考是否是自己的台語能力有限,這個錄音檔其實體現了牆上文字中述說的台語處境,一方面台語已經是我們越來越陌生的語言,另一方面台語文則是根本因為被政府禁止而成為某種奇觀,那個反覆對照語言與文字的過程也再現了台語那看似熟悉卻又實質陌生的處境。
李旭彬的《廖武東》看似虛擬的圖文小說,但是卻以照片的紀實功能將指涉的對象明確的指示出來,但是這一切並不是這麼的順利,一方面指涉的對象可能不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人物,二來畢竟觀眾們早已被這個時代訓練的連影像的紀實性都存疑了,再加上所指涉的對象的特殊性,讓我們先天對官方的相關紀錄失去信心,於是虛擬與民間記憶互相支撐著也懷疑著,而這也正是現實裡的另一個伏流現況。
楊雨樵的《易》系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說《馬橋辭典》,以圖像分類去解構字詞的意義,但是意義本身同時又建構敘事,在能指與所指中有架構的延伸出有效的指涉,相對於此,楊季涓的《九條線》再現的是傳統街道上的電線桿彼此紛亂的連結,除了再現我們熟悉的台灣街景外,在這個展覽裡又同時可以指涉前述三個作品所試圖展現的紛亂關係,有趣的是,那些電線桿上的監視器,同時也回應官方(主流)真實的觀看與紀錄,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只是沒有功能的象徵物,以失去功能的現成物來勾勒展覽的大輪廓,這可能是策展人與藝術家有良好的互動,讓整個展覽更顯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