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基隆港口藝術雙年展-問津」
分享 | 瀏覽數: 1161

「基隆港口藝術雙年展-問津」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11月03日 00時37分

  對基隆我們有什麼樣的印象呢?基隆港與淡水誰比較南邊呢?或許我們可以藉著雙年展之便,再次用不同的眼光來觀看基隆這個都市,透過藝術家的思考、再現與提問,追隨著作品在都市中漫遊,在海洋廣場上盤旋的老鷹陪伴下尋找作品,走過廟口小吃再前往文化中心看著當代藝術,在過去的漁會大樓遺跡中看著港口都市的歷史,而最後在和平島的夕陽下,吹著海風尋找藝術的國度。

  925日到114日,由基隆市政府主辦的「基隆港口藝術雙年展-問津」在基隆文化中心、海洋廣場、正濱漁會大樓與和平島公園舉辦,由高千惠擔任策展人,邀請廿四位藝術家展出,作品形式包括行為藝術、空間裝置與繪畫等,同時並有地緣藝術家典藏展、講座與導覽等活動。

  在下半年這波的展覽浪潮中,各主辦單位都試圖展現出各自展覽的特色,從雙年展的發展來看,是試圖走出美術館並以都市為單位帶有博覽會性格的展覽,這樣的展覽與都市空間與文化會有一定的連結,試圖在短期內藉由藝術帶動對都市的理解與討論,好作為在商業或是文化上的都市形象推手;誠然隨著百年雙年展史的演變,在台灣早期的雙年展所背負的可能比較是作為台灣與國際藝術領域的媒介,而在當下這麼多不同的雙年展中,基隆市的港口雙年展在企圖上可能是最接近都市、最接地氣的一個。

  在港口旁的基隆文化中心裡看著吳天章的《再見春秋閣》,主角的海軍制服讓人有更多關於歷史與在地的聯想,這點可能是在其他白盒子展館所無法連結的,來自馬來西亞的于一蘭的《大人物系列:海盜帝國與其輝煌事業》等作品與Duncan Mountford的《不明之境的大使館》指向的是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的殖民對話,有趣的是Duncan的作品同時還延伸到和平島展區,而和平島可能正好是西班牙人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之處。

  而在正濱漁港這個從日本時代建造有著八十餘年歷史的建築中,在我們穿過宛若放大數倍由魚網構成的蜘蛛網的《迷網之境》後,高俊宏的《丁修女-但是我們從來不會去西班牙傳教》也試圖在聖薩爾瓦多城等地尋找往日鬼魂,不管這些幽魂是否能夠實證那些過往,鬼魂作為比喻的方式也招喚了台灣的歷史,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許多幽靈、殖民者的幽靈,在台灣遊蕩"。

  如果觀眾是從正濱漁港走到和平島,我們可以試著從藝術家所啟發的雙眼來看待這段路程,在這段路程我們可以看到阿根納造船廠遺址,在港邊的廢棄倉庫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曾有的繁華,透過這種與在地連結的雙年展,對一般觀眾來說更能增添閱讀作品的興味,或許也讓基隆能夠透過藝術來打破過去給人的既定印象,也期待未來的基隆雙年展能夠有更深入的在地連結,讓更多人能來再次認識基隆。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