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11月15日 17時30分
在眾多雙年展爭奇鬥艷的下半年,每個雙年展主辦單位都試圖找出自己的特色,在多年的累積下,關渡雙年展持續以小而精的雙年展呈現,同時也延續對亞洲與新世代的關注,可以說是試圖以「給亞洲的七個提問」來回應"亞洲"這個概念到底是甚麼?或者說可能可以是甚麼?
10月5日到2019年1月26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舉辦2018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邀請7位策展人,分別是Ali Akay阿里・阿凱、Bala Starr芭拉・斯塔爾、HenkSlager翰克・斯勞格、Kailin Yang楊凱麟、Pan Lu潘律、Sandy Hsiu-chih Lo羅秀芝、Ute Meta Bauer烏特・梅塔・鮑爾,聯合14組藝術家展出,同時北藝大也舉行關渡藝術節,有眾多節目。
從08年第一屆關渡雙年展開始,關美館即以"亞洲當代藝術"為定位,開始固定以十位策展人與十位藝術家個展作為展覽形式,在眾多的雙年展中,不得不說的確是為關渡雙年展出做差異性,在普遍熱鬧的雙年展中,這是較為冷靜但試圖更為學術的展演方式,今年雖然打破十位策展人與十位藝術家個展這個慣例,但是相對於頂多雙策展人或是由總策展人領銜策展小組相比,這的確是非常不同的做法,這樣的做法一方面透過各國策展人的脈絡來更多且更深刻的認識國際藝術家,另一方面也透過不同的策展與作品互動來對整個議題有更多的討論,當然,這樣的做法也會讓館方行政與承辦的策展人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個學院內小而精的展覽裡,知識性提問成為展覽的主要脈絡,作品或多或少成為知識的文本,策展人的論述與作品之間的連結似乎並不強烈,事實上在近年來的大型聯合展覽裡,這種狀況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當然,我們所指的連結並非那種傳統的藝評,硬是要在作品中指涉出象徵意涵後加以連結,只是當展覽只剩下開放解讀,作品只能是文本,而策展人連示範閱讀的意願都缺乏時,展覽回饋給藝術家與觀眾的就更少,這是非常可惜的。
其實以關渡雙年展原有的設計,一位策展人針對一位藝術家的方式,其實是可以好好地在這方面做連結,在當代藝術傾向議題式的探索時,藝術形式獲得各種解放與合法性,只是對觀眾而言欠缺的不是作品或展覽的意義,而是各種閱讀可能的示範,而這一點是需要藝評與策展人等藝術世界的合作,對各個大展來說,也剛好是較弱的一點,而這剛好是學院可以發揮的強項,畢竟學院正是以學術為後盾來提供各種實驗與提問的場域,期待未來的關渡雙年展能在自己的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