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11月23日 22時38分
看似近年來流行的議題展覽,但是2018的台北雙年展更跨前一步,直接以美術館與展覽做為議題內容,試圖跳脫博覽會式的展現,而是透過展覽本身去進行議題活動,這種展覽形式本身即涉及藝術核心的再現議題,讓作品不只是文本,也讓我們看到藝術與議題結合的另一種可能。
11月17日到2019年3月10日,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擔任策展人,共邀請四十二位國內外參與者,有趣的是「參與者(participants)」的概念是包含視覺藝術家以及非營利組織(NGO)、社會運動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築師等,與過去以藝術家為主的方式相當不同。
強調"參與者"而非藝術家的身分識別,其實強調的即是議題與藝術之間的可能性,藝術創作不再被"藝術家"所獨佔,但如果只是"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場域可能要面對自我毀滅的可能,在這次的北雙中,我們看到兩位策展人所挑選的參與者某些是以"再現"的層次來面對,也就是說如果因為"人人都是藝術家",但在展場只是資訊與文件的呈現,那這些議題在美術館的再現不過就是個政治宣言,而在當下的網路世代與資訊爆炸時代,宣言式的展覽是否還有力量是相當值得懷疑的,不過本展中幾位參與者的"再現"在"形式"上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某些有效性,例如《非人類博物館》可能就很明顯,該作是由數幅大型投影構成,對觀眾來說可能一開始只有看到那些訊息時可能會誤以為只是宣言式的作品,但是當燈光變換,觀眾會發現螢幕後面有著各種動物標本,其他觀眾的身影投射在螢幕上,人與動物的關係在現場與螢幕裡的訊息形成互文,讓訊息不只來自文字,現成物的語彙讓作品更形完整。
在過去許多將作品視為文本來印證策展論述的方式相比,本展的論述相對比較像是倡議與說明,而非哲學建構,而如何透過作品本身建立更多的連結,可能正是藝術的核心再現議題,觀察策展人所募集的藝術家是如何透過藝術表現形式來呈現議題是相當有趣的,另一方面,這些可能是部分NGO所陌生的,而策展人與"參與者"之間如何就此問題進行協調並展現也是本展中值得關注的重點之一,當然也並非所有參與者的敘事與形式在結構上都有著良好連結,但是即使是傳統非議題的展覽,在這點上也不見得毫無問題,重點是當策展人以議題作為展覽核心時,是否有回應藝術本身,可能也是值得關注。
此外,由於強調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勢必得向外連結,這也打破過去雙年展背負著向世界介紹台灣藝術家的需求導致展覽與在地公民社會連結過於虛弱,藉著不同領域的"參與者"與相關活動的連結,可能也打破過去的領域觀,讓更多不同關懷角度的市民也有機會走入美術館,也讓市民看到藝術能夠提供議題更多的討論空間,對藝術推廣或美術館推廣來說都是不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