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以琴會友--宓多里與她的台灣朋友們
分享 | 瀏覽數: 799

以琴會友--宓多里與她的台灣朋友們

Author: 劉馬利, 2019年01月11日 23時06分

評論的展演: 東方小提琴奇蹟—宓多里與台灣絃樂團

以琴會友--宓多里與她的台灣朋友們

 

音樂會:東方小提琴奇蹟—宓多里與台灣絃樂團

演出人員: 宓多里 (Midori Goto) & 台灣絃樂團

時間:2019年1月9日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從四樓觀眾席右側的邊緣,俯視舞台左側步出的熟悉身影,產生一陣悸動,這位睽違數年的小提琴傳奇,就在下一刻即將在她的弓絃中重溫舊夢,闊別台灣多年,再次重逢即刻就端出了「功夫菜」,用兼具豐富的音色與複雜的技巧巴赫小提琴作品,挑戰演奏的極限及團員之間的默契。功力十足,馬上見真章。

 

宓多里,這位早年在以神童之姿在音樂界成為奇蹟,成長後又專注於研讀心理學,並在2005年於紐約大學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她用更寬廣的視野,推已及人,讓音樂非僅是印刻在樂譜上的音符,而是用溫和謙恭、敦厚踏實的態度,所以在她的琴音裡總是蘊含永恆的真理。

 

她的演奏態度總是謹言慎行的,在技術的要求更是身體力行的。兩首巴赫的協奏曲,堪稱絃樂家族的試金石。在《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E major, BWV 1042),用飛快的速度在E大調分解和弦所架構出的音型扶搖直上。宓多里在演奏時的能量無限,帶出音樂的音色丶層次、織度,對於團員相當有啟發性,相信現場的觀眾也感受到了這股巨大的能量。

 

第二首所演奏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BWV 1052R) 巴赫使用三度、六度、五度的對位手法,整首曲子的架構完整,猶如一個織度緊密、無懈可擊的藝術精品,以豐富的和聲支撐獨奏的部份,千變萬化且富立體感。宓多里與台絃的這群音樂家共同打造了這個藝術品,用最古老的演奏形式,糊化了指揮與團員之間的界限,獨奏者與眾演奏家們一同悠遊於音樂的世界裡。

 

這兩首巴赫的協奏曲不論是乾淨俐落的快速音符,或是溫柔和緩的綿長樂句,左手揉絃的精準與右手運弓的穩定流暢演奏,所有樂段一體成形,音符晶瑩剔透、粒粒分明。整首曲子大方向的布局及聲響營造,層次分明並具有充沛的能量;再從細節探究,聲音的強弱變化與樂句的處理,縝密細緻、極具張力。

 

在兩首技巧驚人的協奏曲後,宓多里的兩首安可曲更是所有小提琴名家仰之彌堅的巴赫《第三號無伴奏組曲》(Partita no.3 BWV 1006) 前奏曲與《第二號無伴奏奏鳴曲》的行板 (Sonata no.2 BWV 1003),更是技巧與藝術的挑戰,尤其她的運弓穩健自如,如時鐘般的精確擺動,所產生律動就像是綻放的花朵,有著儀態萬千的優雅。

 

台灣絃樂團的確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無指揮絃樂團,成員個個是學有專精的演奏家,多年來致力於絃樂演奏藝術的推廣不遺餘力,成果有目共睹。無指揮的合奏,的確能讓音樂的表現更為海闊天空,讓演奏家與音樂直接找尋到親密感,賦予每位團員更多的責任感去將音樂詮釋的更到位,更能共同感受到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關聯性。台上的這群專業的演奏家也賣力的跟隨宓多里的氣息,盡力掌握弓絃之間的節奏,與宓多里已有相當程度的默契,所以整體而言有極高的完整度。

 

但畢竟客席音樂家與樂團排練的時間有限,而巴赫的作品講求的平衡、理性、精準、細緻,似乎不容在演奏時有失誤的空間,所以是相當困難的作品。如果是將獨奏家與領奏者的角色合而為一,或許可考慮將速度放慢一點,速度不整齊的狀況應該會有所改善,聲部的平衡感也比較不會被一些雜音所破壞。

 

        宓多里,這位早已跳脫神童之姿,並長年致力於音樂教育推廣與創新共享的提琴名家,用謙沖為懷的態度,帶領大家用音樂去擁抱世界。那一晚,在聲音飄散的盡頭,我看見了台上這群人對藝術的虔敬與熱情。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