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當斜坡文化遇見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文件展」 
分享 | 瀏覽數: 1729

「當斜坡文化遇見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文件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9年02月15日 21時10分

  作為五月位於屏東的大山地門當代藝術節的先行展覽,這次的大山地門當代藝術文件展在某個程度上可以看出策展人的企圖心,也讓我們看到漢人策展人與原住民藝術家合作後,開始逐漸以原民為主體的策展可能,而對台北的觀眾而言,可能是一個補脈絡的機會,藉著現場紀錄片等文件的展出,對於大山地門地區有個較為基本的認識,然後才有可能認識斜坡上的民族與其當代處境。

  214日到225日,由原民會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在國父紀念館展出「當斜坡文化遇見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文件展」,由徐文瑞擔任策展人,Etan Pavavalung(伊誕.帕瓦瓦隆)擔任在地的協同策展人,邀請大山地門地區13位創作者展出,展出形式包括繪畫、雕塑、影像與複合媒材等,還包括相關年表與紀錄片等,為了讓觀眾對藝術家有更多的認識,也對參展藝術家有一定的著墨與介紹,尤其是本次展出的都是藝術家過去的作品,而在五月份的展出中,將會是全新的現地製作。

  相對於過去的藝術領域來看,在大中國的漢人觀點下,原住民藝術家始終很少被放進藝術史討論,近年來在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藝術討論中,原住民被視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卻依然將原住民視為一個相對於漢人的整體,而缺乏原住民主體的觀點,在本次展覽中,以大山地門地區作為範圍,可能是個比較好的起點,透過資深策展人與在地藝術家的合作,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原住民族藝術家面對"如何被觀看、被辨識"的思考;這些思考呈現在策展人對藝術家的選擇與互動,我們可以看到這次展覽中,藝術家的呈現方式有很大的跨度,有現成物挪用也有較為傳統的雕刻,一方面可以說是原住民藝術家的表現性越來越多元,但是另一方面也呈現了,在回應當下現代性時,各自採取了不同的策略,而策展人將會如何在今年5月「斜坡上的話--2019大山地門當代藝術節」 的正式展出中,在原住民族主體敘事中梳理出這些不同的回應,可以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也令人期待。

  例如Masiswagger Zingrur(雷斌) 的作品《碰風效應系列》以現成物挪用手法呈現批判,他以自己的陶壺作品殘片放置宛如考古地層挖掘現場中,多年來專注在陶壺傳統的當代創作,Masiswagger Zingrur的作品以內部批判的角度反映出的問題是,在藝術創作的自由裡,原住民藝術家如何詮釋自己的文化,而當創作者在個人創作與傳統兩個脈絡編織的網絡中呈現出來的特質,又是如何被漢人辨識為民族的整體?不管創作者是否有所意識至此,這顯然都會是需要被討論的處境。

  另一方面,在五月的藝術節前在台北舉辦的先行展,一方面的確是原住民藝術家的處境之一,留在原鄉容易被忽略進而失去資源,來都市卻又可能失去原有文化脈絡,主辦單位能以公部門的資源進行推廣,的確相當有企圖心的策略,加上邀請資深知名策展人的加入,更增加與主流藝術領域的對話可能,這些都是相當令人期待,只是以各民族為主體的開始,也期待主辦單位在未來能走得更遠,邀請更多不同原住民族群的藝術家為主體來建立對話。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