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人人心中都有個童話 2019台灣國際藝術節《長路》黃翊工作室+
分享 | 瀏覽數: 1034

人人心中都有個童話 2019台灣國際藝術節《長路》黃翊工作室+

Author: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鄒之牧], 2019年03月27日 10時29分

評論的展演: 2019TIFA 黃翊工作室+《長路》

原文刊載於2019 4月號文化快遞「快遞藝評」,「快遞藝評」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台北市文化局「文化快遞」合作多年,針對近期台灣表演藝術類藝文活動,提出專業評論,讓讀者看見台灣表演藝術的多面向議題與探索。

文/鄒之牧 (舞評人)
圖/黃翊工作室+攝影─顏翠



黃翊的《長路》,是他繼去年底台北藝術節的《地平面以下》後,又一獲共製挹注的作品。《地平面以下》,2013在紐約和黑川良一發展,即便已在2014《量身訂做》、2015《物&地平面以下》不意看過兩個階段的版本,我還是被最終那強大的音樂和影像震撼到莫名。深刻的情感和影像中的悵然,將人性中的貪、嗔、癡一網打盡,更因後來蒙荷蘭室內合唱團委託發展成60分鐘版本,擴大到戰爭的流離與無奈⋯⋯,觀罷心中的迴盪,是久觀黃翊作品以來,近期最豐厚的一次。

今日《長路》,從海報主視覺起,期待的是和「原版」的《地平面以下》同樣深刻、甚至更純粹綿長的人生領悟。然而,有些兒失望。我想,是和”BIG IDEA”的轉盤有關;開展未幾,主旨即昭然若揭。即便黃翊最後企圖有些引伸。

黃翊曾在《地平面以下》演後座談提到有觀眾質疑女角手擎小鳥的光明面處理。這兒,同樣也有著氣球、紅氣球、小孩、天光;甚至地上冒出的青草、飛翔⋯⋯。已然國際化的黃翊,似乎有壓力要給個解答,即便最終一刻,背幕突然拉起:所有人和前面的孩子一樣全飛上了天,懸空擺盪!畫面有些兒驚悚。在還來不及消化怎麼解讀時,大幕已全下!



這次我並沒留下聽完全部的座談,也不覺得前次的小鳥有何過火之處。但《長路》,以其設定、以其企圖,我覺得似乎可再深刻、再往裡走一點。從2003起觀黃翊的作品,他時年廿。我曾寫過一篇綜論,從他2012階段性的回顧:《雙黃線》,回視他的特色與能力(表演藝術雜誌240期)。2008也曾在訪談中論斷他「在影像和舞蹈的穿梭中,展示出深不可測的底蘊和舞蹈潛力」(表藝第181期);後常被錯置為林老師的談話。七年來未再寫,不因不再是他的fan,而是他走在預期的蛻變的路上。豐厚的人性,與細膩的氛圍/前進的質感,是我有信心當時他可為全世界所接受的基底。而今,果然已走向國際。當時,他便樂於將實驗成果分享給大家;現在,很幸運地也一直能有機會售票公演階段性的所得予大眾參與。

他作品裡的幾個特色其實一直沒變:人際,一向是他所關切,也是他動作的發始!需要支助的人是他常出現的主題。人與人間都互相相需;那種相持、脆弱,因之是他被打動也感動人的。新加入團隊的駱思維扮演的倒行的人,因此與林柔雯間依持的那段,後者literally是”back him up”,是最柔細、最感人的一段。而行走在邊緣的「傾斜」的人,也看得出其研究的所得。飄盪在另一個次元裡——如同無歸屬的存在。種種的原型顯示著他觀察的敏感。浮動輪板上的表現,古名伸去年在古舞團25週年11月公演的作品《夷希微的凝視》裡,也有自然而豐富的呈現。

開場低抑的燈光是習慣的黃翊的tone調。駱思維一頭長亂髮因之也顯得格外漂泊。舞者進出黑暗/光明⋯⋯,壓低的光區,演繹著人生不可測的變亂。早年國標作品《光》中,黃翊即大方玩了陣燈光。開場舞者穿脫衣服堆在舞台上,一時也看似星體上冷卻的熔岩。只是,這段太長了!



聲部亦是黃翊作品的重點。從早期會發聲的衣服、到改裝的變異樂器⋯⋯。這次號稱直徑九公尺的旋轉舞台我覺得勝人一籌的,便在它刻意加入的研磨雜音!巨大、不明、吵雜⋯⋯。這兒,也有他對心愛樂曲的偏執,一首拉威爾以不同的版本反覆出現,如同早年Arvo Part的一曲”Fur Alina”,就我所知,即用了在六個作品裡。

「科技」、「成熟」的黃翊卻越來越走向童稚,倒是我近期較感興趣的。或許早期的實驗、低鬱⋯⋯,都是年輕吧。2011當兵回來,開始收攏了跨步向前。這次胡鑑化身的小朋友拿著紅氣球跑過來找他、安慰台上的黃翊時,我突想起2012《雙黃線》時胡開口突唱起的那首清新的歌。或許今天黃翊更感受到visualize(體現)童真的必要與急迫性吧。在現今的世代?近兩作胡鑑那招牌的躡足試探跨步動作因之便至為重要:怯生生,又充滿了孩子般的好奇、與jolly(雀躍)!——沿路撿拾風景。或這就是黃翊此刻的心情吧,與相信?

在多變的逐年外觀之下,黃翊其實變化不大。個人色彩一向濃烈。是以迷人吧。下次,再來看看他撿拾到什麼!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