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角弓反張,《毛月亮》
分享 | 瀏覽數: 1811

角弓反張,《毛月亮》

Author: 陳儀芬, 2019年04月29日 11時05分

角弓反張,《毛月亮》

演出地點時間:國家戲劇院April 21, 2019

作者:陳儀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

 

在人類的視覺意義系統中,月之異於日,必須以弓以彎的弦月來展現。後仰風揚的姿態,在《毛月亮》中就如同交響曲的主題樂句,那「角弓反張」的肢體符號啟動、重複、變奏,終而結束。我看到那姿態是月,顫動的肢體則是風/瘋與光/狂。

《諸病源候論》曰:「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諸陽經故也。」聽過嗎?古時醫者用「風」來想像並說明入侵身體的邪力。那「風」字,中間可是有隻「蟲」的,用陰陽五行推論出來的病因病機,在顯微鏡發明看到細菌、病毒等「蟲」輩之後,那風邪的道理被現代科學驗證了。然而實證工具和理論要我們眼見為憑,透視法要我們固定視角看出遠近,不再月暈模糊,彼時,我們失去天人合一的敏感度以及對自然的想像。

 

「月暈而風」,風邪會傷人,於是雲門2有故事要說。

 

夜空中的一盞月彎就在舞台上,暗示了觀眾席的平面與月的高度相同,甚至有高樓的觀眾是在「更高」的宇宙空間中,前所未有地「俯瞰」月亮與地球的角度變化。光,正是造成這個魔幻立體空間的關鍵。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徐肇昌攝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010311.aspx上網日期2019. 04. 28)

分不出個體的舞者扭動著風與光的線條,沒有性別,沒有差別,多麼令人喜悅又不安的開端. . . 。慢慢地,從混沌中女人舞出陰男人步出陽。那陰陽交融的太極,在男性舞者碰觸LED螢幕的剎那展開,一切都是奇蹟的神話時代,螢幕上的綠煙波擴散,像是射出精液在電子顯微鏡下被看見。也許一開始女性還能像月神般騎乘駕馭男性馬車遊晃,直到陽性突襲了獨舞的光暈之陰,如精子突破了卵子細胞膜——次序開始倒轉——慾望之美漸漸成了生存之戰。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陳怡誠攝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115004177-260405?chdtv上網日期2019. 04. 28)

他們開始祈舞,也許求豐收也許求獵獲,更是「角弓反張」地掙扎。可能,那個故事是關於:樂園不是夏娃丟失的,那勸食禁果的蛇不是別人正是亞當所幻化?

月,在東西方的文化中,代表了陰性、神秘甚至暗示著瘋狂的力量。Lune,就是弓、新月型之物,Luna是月之女神,Lunatic在現代是瘋狂之意,指精神錯亂者。字源就是拉丁文中「受月亮影響」——羅馬人相信照射月光,精神容易異常。月,是一個母系、感性、慾望想像,圈成光暈的月。她的隱沒對比了高聳入雲的陽具崇拜和父權建構,舞台上如神般從天而降的英雄,那是文藝復興後的生理解剖、是科學理性的高塔,然而百年後他化成了大理石雕像也僅供紀念。但人本主義的思考模式,卻漸漸造成人與人的疏離與孤獨、掠奪自然萬物的藉口。是的,我思故我在,理性的開端。「我」的世界,「我」的一切。

好久,我坐立難安納悶著,我所愛那浪漫狂亂的「毛月亮」去了哪裡?思緒飄到後現代大師李歐塔Lyotard曾在1985年法國龐畢度中心策展Les Immatériaux,用光、聲音、味道等作品,企圖挑戰並翻轉人類習以為常的認知論——預示媒介符號的改變,人類的未來已經大不相同——主體危機即將來臨。原初,人的認知建立在表淺的感官知覺,若非栩栩如生、若非可及可觸,無法察覺、分類外在事物,建立知識體系。然而,許多宗教與哲學的中,隱約可見對於宇宙成相非常雷同的推論與想像。例如:道家混沌、佛家空中妙有,以及西方希臘時期的原子論等。對於自然、宇宙的了解,人類歷史上也有著太多的假理性偽科學干擾。曾經,原子論被基督教斥為無稽。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徐肇昌攝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010311.aspx上網日期2019. 04. 28)

直至今日,我們終於發現非物質般的種種並非全然虛無飄渺,那是一個繼機械、電機、電子續而演化的光學與量子力學。「非物質」依舊是一種物質,但已經不是物在外的那種「物我分明」的概念。我們因為科技不斷進步,終於可以「看到」人也是由「粒子」組成,也許是用一種「密度不同」的方式展現「分界」。但如果化成更細的分子、原子、量子,人我、物我終於不分、從而交融模糊如「毛月亮」。用多媒體科技放大細節,身體和山水交會,映舞在月之泊、月之丘,文明的光不再殘酷冰冷,科技變得好美,在日昇月落的時刻。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徐肇昌攝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010311.aspx上網日期2019. 04. 28)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徐肇昌攝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4010311.aspx上網日期2019. 04. 28)

 

才不久前,人類演算出黑洞的照片了。雲門的舞也不再藉著冥想般的肢體語言,傳達虛無抽象、內尋自我,是用大幅的LED顯影,近逼觀眾後設批判他習以為常的文明生活。是不是偶而該抬頭看看月亮?是不是該走走山巔水涯,望見海天一色?有著現代科技工具的輔助,我們要看見、聽見、感受自然真的比以前容易多了啊!望遠鏡頭與顯微模式攝影的進步,使我們的視/世界全新展開。

顯微放大,萬物的組成份子皆然,這是一個眾生平等可以被測量出來的時代,得證,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自己。所以,「角弓反張」最後要從掙扎成為一種輕揚的伸展與釋放。

懶腰深呼吸,我仰頭看見窗外的月亮。

(資料來源:兩廳院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9%84%AD%E5%AE%97%E9%BE%8D%E3%80%8A%E6%AF%9B%E6%9C%88%E4%BA%AE%E3%80%8B%E8%99%9B%E5%AF%A6%E4%BA%A4%E9%8C%AF-%E6%B7%B1%E6%8E%98%E5%BF%83%E5%BA%95%E6%B7%B1%E5%B1%A4%E9%87%8E%E6%80%A7/ar-BBW3RmW#image=BBW3RmW_1|1上網日期2019. 04. 28)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