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與「共感」之「群」與「我」
Author: 曾羽薇, 2019年06月22日 12時47分
評論的展演: 《微塵共感》
臺灣編舞家林怡芳,身為喜愛欣賞表演藝術的你有些許認識。《微塵共感》是她五月下旬首演的舞作,這部舞作的動機為人跟人之間的一個頻率反應與共鳴,而這兩個頻率與反應共鳴的出發點是從簡單的「身體與身體」之間接觸開始發展。
值得我們去欣賞的是這部舞劇的創作思維和理念。以舞者之間表達的肢體來說,背後的意義是什麼?相信欣賞完這部舞作後,你我會得到一個不同的想法,就是「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答案」,但是我們卻有相同的共鳴,就是「群」與「我」的關係慢慢衝衝擊你的思維。
透過舞者與舞者之間的肢體接觸、劇場的變化層面來看《微塵共感》舞作裡「群」與「我」之間的份圍變化。
一個劇場與劇場,有粉末與水;一群舞者與舞者,沒有華麗燈光也沒有鮮豔服裝。作品試著以舞者肢體之間的獨舞、共舞方式帶領觀眾進入緊張又混亂的一系列行動。
隨著舞台、舞者的變化,開始產生不同的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係。最大的主要意象是粉末自空中緩緩墜落,向舞者自己、他人身體上開始留下蹤跡,當這個實驗粉末出現時,也同時意味著不同的人、事、物將與彼此間產生難以言語的衝擊。
舞者的肢體衝擊、舞台的變化莫測,乘載著激烈又複雜的情緒,當舞者們激烈的互相推擠、接觸、甚至相互擁擠時,使情緒在他人與我之間進入高度緊張的氛圍。在這個非常短暫的片段裡,作品卻呈現出許多不同的情緒及思想,換句話說,當我們在社會上以不同的個體和角色出現時,我們該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的複雜關係?
我們能透過舞者與舞者;舞者與粉末之間的對話發現,群與我的關係。以作品來說,舞者就像生活中的你或我,粉末就像生活中他或她或它,當我們相互依存卻又獨立時,在這樣反反覆覆的拉扯中,我們要如何面對這樣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不同個性呢?換句話來說,二十一世紀,我們全球化又資訊爆炸的世代裡,所有的人都能透過網路來發現自己、發現他人,但是,當我們面對自己、面對他人時,也可以像在網路上一樣,坦然的面對生活中這樣的自己、那樣的他人嗎?這些正式作品想告訴你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