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藝術中心《來考97分便當》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9年07月05日 18時58分
兩個十八歲的女孩,在花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專業美術班,這六年的訓練只為了經過大學術科考試,但是現在回想起術科考試當天,卻只記得那個便當的滋味,這六年的訓練雖然讓她們如願考上自己的目標北藝大,但是在脫離考試壓力與進入北藝大的新生活之間,在這個沒有壓力的縫隙中,她們決定舉辦展覽來面對過去這六年美術訓練。
7月4日到13日,海桐藝術中心舉辦《來考97分便當》,創作者是司惟云與林玟均,兩位兩千年以後出生的女孩,她們邀請觀眾來用自己的方式面對大學術科考試,也用自己的方式將過去的考古題與自己過去練習的作品,重新以脫離考試判準的方式再度製作,當然,觀眾們所遭遇的考題則是藝術家們所提出,與考試標準無關的可愛試題。
不得不說這是個有點類似同樂會的展覽,雖然有點青澀,但是的確指出了問題,對於長期在藝術教育結構中的師長們來說,可能過於天真;以同樂會來形容的原因在於,其實藝術領域的構成並非只有參與過術科考試的這群人,還包括了媒體、理論與其他領域出身的相關人士,天真的地方在於,雖然提出了對術科考試的反思與回應,不過依然是缺乏知識體系的回應,不過這不應該是兩位還沒讀大學的女孩的問題,她們只是單純地想找回畫畫的快樂。
在歷經多年來術科考試改革與整合的過程後,或許我們要更釐清的是,讓學生失去對繪畫樂趣的,難道只是因為術科考試的限制?雖然考試領導教學,但是考試難道沒有教育系統結構上的影響?兩位作者剛好是從國中到高中都是美術班同學,或者要問的會不會是,美術班教育問題是否也出了問題?只將問題指向術科考試或許只是問題的表象?
雖然兩位尚未受過大學專業訓練的學生,目前還無法更細緻的討論上述問題,不過有趣的是,近年來許多大學美術系的畢業生,在師長的引導下熱衷於以作品討論社會議題,但是對於切身遭遇的議題反而少見討論,如果在討論其他社會議題有邊界與倫理的問題時,討論這些切身經歷的問題反而是有合法性的,而這些問題其實並不會只影響了未來的學生,大學畢業生們其實有很多在未來還是要投入相關教學工作,整個藝術教育產業的結構問題其實從未放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