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成為凝視的風景—〈非線性科學:混沌〉蔡宜婷個展
Author: 陳韋綸, 2019年07月25日 01時01分
〈失重〉作品照,圖/蔡宜婷
在〈非線性科學:混沌〉蔡宜婷的個展中,速度作為時間的修辭,她將生命比擬為不斷運行的機械,在速度與時間的論證中,驥索關於世界與人存在的問題。二十世紀初,在科技文明蓄勢待發的年代,未來主義將科技、進步與戰爭看作是救世主般的存在,在在宣揚速度的美學。相較之下,蔡宜婷雖然以動力裝置來表現速度感,但裝載在作品的螺帽、與模型車,卻仰賴著輸送帶不斷推進才能運行,一旦機械停止,它的時間也隨之停滯,彷彿是以速度來對它自身提出疑問。輸送帶是現代工業為求效率,從機械衍伸出來的產物,在以機械為核心的工廠,人必須服膺於機械的體系,進行著重複性的工作。在〈失重〉裡由砂帶構成的輸送帶,螺帽如同風化崩解被帶往海岸的礫石,使觀者能在持續磨損的過程察覺時間留下的痕跡。
〈加速度〉作品照,圖/蔡宜婷
人文地理學家歐莒(Augé)將公路、車站與機場等場所,視為非關特殊歷史的非地方(non-place)[1],地方現代化也與公路等現代化建設息息相關,作品〈加速度〉裡的微觀風景—模型車與跑帶的相對速度—成了公路的縮影,在高速的移動中徘徊,以相對速度作為未來和過去的隱喻,加速的作用力使模型車在跑帶上失速,藝術家認為這是某種「未來時間軸上的過去」的具體化,這使我想到自身在不同城市感受到的時間差異:過去當我到越南的時候,我以“二十年前的台灣”來描述當地交通混亂的情況,儘管是在同一時空背景,但在不同條件下,這裡的越南成了臺灣的過去。
〈時間裡的它方〉作品照,圖/蔡宜婷
「輸送帶、公路、螺帽、模型車,時間、速度、進步、效率,機械、人、社會體系。」
由於交通及技術的發達,資訊的流通就如洪流般傾瀉而出,德國學者韓炳哲[2]認為現代社會的任何事物都難以永恆不變,生命也因而顯得短暫易逝,現代人則假以歇斯底里地過度活動,來回應的生命的流洩,但積極活躍的社會,也致使人產生倦怠感。[3]螺帽、模型車與光點在動力驅使下,雖然始終保持著反覆前進的姿態,卻像薛西佛斯推上山頂又再次滾落的巨石,存在於永無止境地徒勞中。
〈時間裡的它方〉,圖/蔡宜婷
在放映機剛發明時,動態影像經常被拿來與火車景窗做類比,瞬息的畫面在高速抽換膠卷的過程成為窗外的風景,似乎唯有透過速度感召死亡的影像,才能使之成為活靈活現的生命。「俯身在摩托車上的人,他的心神只能專注於飛行當下的那一秒鐘;他緊扣這一瞬間,割離過去,也割離未來;他從時間的連續性之中抽離出來……」米蘭‧昆德拉在《緩慢》[4]一書中,試圖描繪身體在速度中的出局,將自身投注於他者的眼光 、純粹的速度裏。〈時間裡的它方〉映射出乘坐在交通工具時的持續放空,沒有目的性地前進,僅存視覺性的凝視與模糊景象。〈混沌〉作品隨著機械的運作,被搖臂給帶動的光源,在塗布夜光漆的畫布上留下軌跡,時間被痕跡凝結在展場中,速度轉化成可凝視的風景。
〈混沌〉,圖/蔡宜婷
——展於鳳甲美術館,108年6月1日至7月28日。
[1]「歐莒以非地方來指涉以「瞬間、臨時和短暫」為標誌的位置。非地方包括了高速公路、機場、超市——都是(據稱)與特殊歷史及傳統無關的位置——以移動性和旅行為特色的無根地方。」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頁70。
[2]韓炳哲(Byung-Chul Han)是南韓裔德國哲學及文化理論學者,現任教於柏林藝術學院。
[3]韓炳哲著,莊雅慈,管中琪譯(2015)。《倦怠社會》。臺北市:大塊文化。頁74。
[4]米蘭‧昆德拉著,尉遲秀譯(2005)。《緩慢》。臺北市: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