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因海存在,鯤鯓才可相應而生-《節點沒有之一:內海 continental sea》
分享 | 瀏覽數: 1049

因海存在,鯤鯓才可相應而生-《節點沒有之一:內海 continental sea》

Author: 王王禹, 2019年07月25日 10時07分

評論的展演: 《節點沒有之一:內海 continental sea》林盈潔、張根耀聯展

兩位藝術家經「節點[1]」附近文史愛好者引路,發覺「節點」不遠處的清代遺址,題有「澄臺觀海、斐亭聽濤[2]」的石碑,開啟他們此趟追尋之旅。為時約兩個月的旅程,誤以為要追尋已不復存在的內海,然而在途中轉而尋求那2004年於道路上爆炸的抹香鯨標本[3],卻戲謔似地尋找未果,旅程(暫時)結束於已呈現半廢棄狀態的台江鯨豚館。

觀看《內海》一展的過程中,雖並非適當地舉例,我卻忍不住想起,某次子傑找了秋兒來課堂上分享,秋兒說:「看山計畫源自於騎機車在台17線時,遼闊的平原使我意識到山」。台17線為只能遙望台灣大部分山脈的海線,但正是這廣闊的平原造成的遙遠距離,因此意識到有山才能沖積出距離與平原。乍聽略顯荒謬的理由,卻得到某種令人信服之「頓悟」。

因「海」之存在,「鯤鯓[4]」才可相應而生。

雖以歷史地標為開端,藝術家並非強調唯一歷史路徑去探求曾經的台江內海。他們享受旅程中的意外,將那些看似斷裂地所有可能性,經感性理解與詮釋,延續盈潔以往現地製作的脈絡,連結出一條只屬於此時、此地之精神路徑。

還無法清楚理解展場入口的售票口意象,我已陷入其後方辦公用抽屜-那封面繪有石碑圖之書寫文字中,共感於台灣人對海的依戀。快速掠過抽屜內的書本、資料,停留於其中一層裝有鯨魚鰭部骨骸與人類手部圖片的抽屜。將注意力轉向電視影像,海岸線不停被藝術家顯現於台南深夜道路場景,對台南認識相當粗淺的我,缺乏將影像中的位置定點做連接之想像。只好先隨著他們前往半荒廢的鯨豚館,投影中出現的鯨魚標本、圖鑑,卻不及他們將雨衣、雨鞋於沙灘上虛構的鯨魚真實。當我還在嘗試理解那不復存在的內海,如何招喚藝術家踏上的旅程時,「內海」連結「鯤鯓」一詞,鯨魚不斷伴我左右優游。移動到展場左側後,忽然地,嚴重的矛盾感襲擊,畫面一轉,我強制性的被貨車上的鯨魚帶回現實。對於內海的浪漫想像,如同影像中的鯨魚,經海水拍打回雨衣和雨鞋,內海已成為我腳下的土地。

藝術家一邊導覽,一邊與我分享他們這兩個月來的創作歷程,感受到此展資訊過於繁雜,卻也無比真誠。這檔展覽或許過於「用力」,藝術家將兩個月來的所有訊息與感受全然袒露。老實說,其實這檔展覽的矛盾很難說服我,這樣的矛盾可能來自內海與新聞事件,兩者略顯強硬的海岸線連結。然而,「用力」反而擔任了平衡矛盾的角色,因為如此真誠的「用力」,似乎更加符合藝術家們現階段的心境。盈潔和根耀說:「我們也不確定之後幾週展場的狀態,我們還在嘗試。」,他們對於空間內的配置都還在不斷調整,就如同還在旅程中的他們。

看完展覽,時間已經晚上8點半,我們跟著盈潔的腳步走出展場,沿著節點的巷子走到底左轉,地勢逐漸升高,石碑豎立於永福國小正後方。看著略顯漆黑的校園襯著石碑上「澄臺觀海 斐亭聽濤」,一如展場中那非魚鰭、非雨鞋的存在,似是而非,這作為今日終點再好不過。

 

 

售票口(陳珈琳提供)

 

 

抽屜(陳珈琳提供)

 

 

封面繪有石碑圖之書寫文件(節點提供)

 

 

 

鯨魚鰭部骨骸與人類手部圖片(王瑀拍攝)

 

 

不停顯現於台南深夜道路的海岸線影像(陳珈琳提供)

 

雨衣、雨鞋於沙灘上虛構的鯨魚(王瑀拍攝)

 

 

被貨車運送的抹香鯨屍體(陳珈琳提供)

 

石碑(王瑀拍攝)

 

雨鞋/尾鰭(王瑀拍攝)

 

[1]台南今年初成立之藝術空間(https://is.gd/0c0813

[2]台灣清朝八景之二,永福國小校地清朝臨近台江內海,建有澄臺、斐亭可觀海景,現已消失。

[3] 2004年於臺南市發生鯨魚爆炸事件,運送於臺灣雲林郡臺西鄉海岸擱淺之雄性抹香鯨過程中,半腐敗狀態的鯨屍在臺南市中心西門路小北夜市附近自體爆裂。

[4]描述鯨魚隆起的背部,意指海之沙洲或沙丘。除了作為台灣眾多的古名之一,也標誌著圍繞著潟湖的大陸島,沿著舊時台江內海的海岸線望過去,就像一半沒入水中的鯨群。(資料來源:「內海」展覽說明)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