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不可見的溫柔 《亞瑟不一樣》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2019年07月29日 09時39分
評論的展演: 《亞瑟不一樣》
圖版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攝影|李欣哲
演出:快樂人集體創作社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場
時間:2019年7月21日 14:30
這是一齣內容與形式都獨具一格的台法合作劇場作品,由法國導演尚-弗朗索瓦.奧古斯特(Jean-François Auguste)與劇作家陸惠方(Loo Hui Phang)共同呈現出「亞斯伯格」少年的內在,其對外界的觀察,思考的運作方式與獨特的表達狀態,然而相同的是,少年仍有著愛,憧憬與渴望,擁有與外界連結的能力,劇作家陸惠方認為:獨特性才是尋找身分認同的關鍵(註1),這句話作為本劇的主題,觀看一個「亞斯柏格」少年,從自己的世界逐漸舒展,或許在揭露自己的過程中,觀眾也反問了自己,內心有沒有「Cage」?
演員曾智偉飾演主角-15 歲的亞瑟,自觀眾進場,演員即在舞台上,以步伐路線逐漸建構起他的內在世界,觀眾可對簡約、黑白絕對的舞台一目了然,純白的地面,擺放著各樣實用物件井然自成秩序,場邊三面以線構成,一如五線譜,上頭依序夾著內褲、英文字母,正中心是「她」這個字,為本劇焦點—關於「她」的謎題,而後續逐漸揭露文字正反面的對應,如:Cage/ 籠子,種種顯出主角與外界的聯繫。自亞瑟的步伐中,或許創建起家中的房間,而並無真正的牆面,台上色彩在以黑白之間,偶有黃色物件:比喻了少年在現實生活中的突兀存在,聯想一如「亞斯柏格」的「固著性」邏輯(註2),看似難以溝通,對錯分明,然而在戲的進行之中,物件被抽離實用,有如主角的朋友一般,物件的聲響與功能象徵著內在的豐沛情感。
圖版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攝影|李欣哲
模仿與療癒
本劇善用物件的比喻以及過程中產生的視聽動態,一開始從「誠實」談起,亞瑟以背示人討論藍色花瓶的「醜」,看似不禮貌,實則是另一種不願讓方因自己與眾不同的說話方式而不悅,那是他預先同理的溫柔,進而談到社會模仿與社交行為,亞瑟則搬出金色招財貓,以模仿反諷了金色笑容的虛假,因他與社會既定模式的格格不入,於是道出「成績很好但是大家看我是智障」的困惑與同儕壓力 ; 於現場聲響的製造與錄製,透過物件的雕塑,讓他者出現,且寓意在過程中建構而成。物件的運作,體現主角內心如壓力鍋般情狀。而提出現代作曲家約翰.凱吉(Cage)《4分33 秒》,描述無聲中的聲響,如何被聽見,甚且理解?
逐漸的,亞瑟舒展開來,談「她」:挪威與日本的混血轉學生葛洛莉亞,雖兩人同有無法與外界流暢溝通的煩惱,然外界對兩人的差別待遇,亞瑟對於自己的情感對象,充滿了豐沛的詩意,如他想像在葛洛莉亞的髮間穿梭,他細細觀察葛洛莉亞身上的每個細節,讓舞台中心的文字「她」在描述中漸漸具體,單純執著的熱烈感染了觀眾。而與心理醫師的對談中,看出其透過扮演的方式學習情感互動,亞瑟無聲的喊叫,一如北歐藝術家孟克的畫作《吶喊》,呼應了前述《4分33 秒》的無聲,在此,無聲再次被提出,進而,更往前一步,在亞瑟困獸般與自我辯證間,無聲被構成形狀,搭建橋樑,也是走出籠子的可能。
圖版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攝影|李欣哲
必須訴說 必須傾聽
尾聲處,亞瑟以大段的獨白如浪潮湧動,在一次又一次的「看我!」之中,觀眾必須直接面對亞瑟的呼喊,直接面對他的熱烈情感,挫折與不安,那不是很容易的,面對他的聲嘶力竭,掏心掏肺,他不讓人別過頭去,就像這是訴說的唯一的機會,而身為傾聽者的觀眾,不得不靜下來,好好的,仔細的聽,一同在其中辯證迴旋。在這呼求中,觀眾也察覺了自身內在的不安被喚起,察覺是否願意承接那樣的純真熱烈,是否願意回應?以及自身那曾感受同樣無可溝通的壓力......演員完成了相當精采的尾聲,觀眾似也共同在這大段獨白中,走過這段幽谷,而此時「她」身著鮮黃色的背影悄悄出現台上,是籠子開了扇門吧......燈暗之後,「看我!」的呼求四散,仍在劇場之外迴盪。
這齣戲深入「亞斯伯格」議題,呈現其獨特思路與表達方式,雖多麼的不同,但多麼的努力。演員曾智偉在肢體與語言的演出間,不只是「模仿」的令人信服,而是不覺察主客體(演員我/角色我)的分離/分別。頗為敬佩的是,本劇非扁平化或概念化,而真誠進入「亞斯伯格」的內在世界,並且展現了其中的藝術性,將「亞斯伯格」的「固著性」,透過演員在台上反覆踱步、建構自我空間使其內外相互依附,接著以物件、聲響雕塑出來,文字在聽覺中呈現獨特的節奏,從「亞斯伯格」特有單調音律的敘述方式,逐漸進入情感豐沛,詩意的堆疊,完成了如此難得一見,深刻細緻的劇場作品,具有藝術形式上的開創意義,除此,並擴張出「亞斯伯格」範圍,當文字在聽覺中一再敲打,觀眾無從迴避,而在無聲之處,體會不論你我,認同自理解彼此差異開始。
註解:
1.引文出自節目單。
2.「固著性」一詞出自: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困擾,主要在於固著性(刻板、侷限、重複的想法、行為與興趣)與社交困難。請參考文章「《亞瑟不一樣》:到底是亞斯孩子太奇怪,還是我們眼光太狹隘?」連結網頁: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