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
分享 | 瀏覽數: 944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9年08月27日 16時32分

  對於觀賞過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的觀眾來說,「共時的星叢」可以說是個很好的延伸,不管是在電影的形式與內容上,展覽都繼承了電影的超現實手法,導演/策展人試圖以大量的訊息構成時代氛圍,讓每個觀眾都能有自己的閱讀與連結,當然,展覽同樣的也繼承了電影在類型上的相關爭議,但是同樣的,至少也拓展了新的展覽形式可能。而對於沒有看過電影的觀眾來說,這也是個很好的機會,對於我們以為熟悉的日本時代藝術家,可能可以有著不一樣的理解與認知,包括陳澄波等人的作品,非常難得的在台展等脈絡外共聚一堂,也呈現了日本時代藝術場域的另一個面向。

  629日至915日,國美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策展團隊包括黃亞歷、孫松榮巖谷國士,以1933年成立的「風車詩社」為核心,進一步深化與延展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四〇年代現代主義文藝浪潮,在展覽中延伸十個子題:「現代文藝的萌動」、「現代性凝思:轉譯與創造」、「速度趨駛未來」、「超現實主義眾聲回響」、「機械文明文藝幻景」、「文學-反殖民之聲」、「藝術與現實的辯證」、「地方色彩與異國想像」、「戰爭.政治.抉擇」與「白色長夜」。

  解嚴至今的年月尚不及戒嚴時間長,在這卅多年間台灣藝術史逐步的成長,對一般人來說,對日本時代藝術領域的陌生感,能夠從體制面如台展等,或是藝術家如陳澄波等老畫家開始逐步理解已經是相當不容易,而在那個以政治作為斷代所建構的線性史觀基礎裡,如何連結上其他觀看的可能,例如當時的台灣藝術家是如何理解"現代美術",如何在日本殖民體制下回應現代化,都是需要更多研究與介紹的,當然,這樣的研究就免不了要對當時的日本藝術環境有更多的細緻理解,只是在動不動就被抹黑是皇民的政治風向下,這終究是讓許多人難以面對的。

  同樣的,直接脫離中國本位而從台灣連結當時的世界潮流,顯然也是個被忽略的重點,當然這樣的連結並非依靠資料的堆疊就可以達成,這中間有太多的問題需要釐清,以「共時的星叢」來說,從風車詩社做為起點來提醒觀眾,將台灣視為自身足以成為與世界對話的主體,而非中國或是日本的殖民地,是很必要的,而這個必要性其實也相對地提醒我們,台灣主體性的思考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強烈。

  當然「共時的星叢」以資料羅列及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在展覽敘事上引起許多的爭議,這些爭議其實也值得博物館領域繼續的討論,畢竟電影與博物館是不同的場域,觀眾對待這兩者訊息的態度還是有所不同的,相對來說電影更具創作性,而展覽對公眾有其責任;此外,從策展人的角度來說,或許期待以更多的訊息讓觀眾以共時性來自發感受,但是過多的訊息如何共存也是問題之一,例如作品爆量的情況下,有些作品的打光狀態其實已經到妨礙觀看的程度,或者,展場的詩句以中英文並呈,有時會讓人疑惑當時的作者是以哪個語言發表,這種去脈絡的呈現,對觀眾來說可能也會造成困擾。

  最後當展場以「白色長夜」作為整體展覽的尾聲,相對於日本時代的陌生,白色恐怖時期的藝術發展其實在政治影響的部分也尚缺研究,簡單說,沒有轉型正義的台灣美術史,其實是被缺席的台灣美術史,轉型正義的思考並不只是找出加害者而已,同時也需要找出那些被當時大中國主義的政治正確下所淹蓋的、那些原本對現代性的回應。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