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板橋四三五長期進駐照映出的藝術家創作生涯
分享 | 瀏覽數: 345

板橋四三五長期進駐照映出的藝術家創作生涯

Author: Art Petri Dish, 2020年01月09日 20時28分

 

板橋四三五長期進駐照映出的藝術家創作生涯

 

文 | 陳飛豪

 

      作為一名藝文工作者,我在2016年進入了板橋四三五藝文特區,並且進駐迄今(2019年)。當時我剛完成《家庭照相簿》的創作計畫,即針對台北市內的三個歷史據點:國立台灣博物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與圓山忠烈祠的歷史為基底,配合自己的家庭故事製作出系列錄像與書寫。也因此這類根據地方想像與歷史的研究與思考,也成了這段時間自己的創作方向。進駐徵件時所撰寫的計畫,也特別以板橋四三五藝文特區本身的地緣歷史為基底發展創作,也因此與同樣在此進駐的藝術家丁建中,一同合作了2018年一月在四三五初次展出的「up to 121」,以及後續2019年一月在TKG+ Project中由賴駿杰策劃的「玻璃總是要碎的」展演中,延伸發展出的《明治大風災、葛樂禮與賀伯》與《水魂之霧》。而這次的合作計畫對彼此的意義為何?我也以此文簡單梳理,帶出此展出經驗對四三五展演機制的反思,與動輒數年的進駐規劃對藝術家創作生涯有何實質上的意義。

      對四三五的關注,其實也是立基於先前創作中關注的議題,多是各種歷史據點因為政權轉換或各種政經意識形態因素而導致城市景觀、土地或建築使用的改變。例如前段提到的圓山忠烈祠,在戰前的日治時期,事實上是台灣護國神社。四三五藝文特區其實也乘載著這樣的歷史脈絡,在戰後一開始是中正篤行眷村,之後因為葛樂禮颱風破壞了整個聚落,退輔會才在此設立「退輔會職業訓練中心」。現今使用的展演、辦公與進駐空間,就是這個時期留下的建築物,但後來因為賀伯颱風橫掃,這邊又再次成為廢墟,民國96年才由板橋市公所(現為板橋區公所)管理並定調為板橋四三五藝文特區,現由新北市文化局直接管理。

      從四三五的場域歷史看來,颱風是這個區域轉變的關鍵之一,而當時自己認為,這其實也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自然災害,所以決定以此為引,開啟這一系列的創作,但是自己事實上擅長的是日治時期的台灣史議題,但四三五這段土地經驗的背景,事實上都是在戰後的中華民國時期,在介入上多少會有些鴻溝,再加上自己雖然喜歡歷史研究,但是在轉化成視覺藝術式的創作語言時,有時也會覺得窒礙難行,因此才有找其他進駐藝術家一同加入的想法。找丁建中的原因很簡單,我們彼此比較像是互補的關係,他對「媒材感性」的敏銳度可以補足自己不夠的地方,也因此有了第一次「up to 121」在四三五較為簡單的初步展示,之後這個計畫受到策展人賴駿杰的青睞,邀請至TKG+ Project的「玻璃總是要碎的」展出,這時我們兩人各自發展了作品,我這邊除了四三五的歷史之外,錄像裝置《明治大風災、葛樂禮與賀伯》也加入了日治初期成為台北市內城市改造計畫契機的明治大風災,丁建中的《水魂之霧》則以雲林口湖地方為祭祀清領時期大颱風席捲時死去的人們,發展出的牽水狀儀式為主,由我負責文史統籌,丁建中則負責兩人作品的展場規劃與動線設計。發展至此成了以四三五為中心,分別探索台灣在三個時代:清領、日治與戰後中華民國時期,不同時序下的颱風記憶。

 

長期進駐照見的藝術家創作生涯

 

      四三五的進駐,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藝術家們大多是長期進駐,以丁建中來說,到今年2019已進駐五年,即使我是2016年進駐的,到現在其實也將近三年的時間,對藝術家來說,這樣的時間相較於其他國內外半年至三個月的駐村交換,其實可以照見出創作生涯的軌跡或是某段時間關注議題的醞釀狀態,以自己的例子來說,便是因為進駐場域相關歷史的關係,而開始關注了日治時期以外的文史想像,例如四三五本身偏向戰後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清領時期雲林口湖鄉的颱風記憶。從側面觀察丁建中的創作生涯,事實上他在參與這計畫之前,其實已經是一個經歷與創作脈絡皆十分完整與清楚的藝術家,這次算是他首度接觸文史性的創作議題,並將自己關注的「媒材感性」彰顯至文史議題,找出可與觀眾連結的視覺感知,例如此次他將遇水便會由白轉透明的感濕油墨置於口湖當地與颱風有關的歷史遺跡(如廟宇和風災罹難者萬人塚等等)的紀錄照上,透過水霧器材間歇性地使照片「顯影」,彷彿各種與風災有關的記憶,都透過「水」這個與颱風息息相關的媒材重新,在塵封的記憶中被喚醒。

      從我與丁建中的合作計畫來看,我們彼此都因為這個以四三五歷史為主題的藝術計畫,而在自己的創作生涯中有了有趣的轉折與小小變化。回頭過來想既然我們可透過在四三五的長期進駐照見藝術家某段創作生涯的轉變,那這個是不是四三五作為一個藝術園區與其他藝術村最不同的地方?但根據自己觀察,機構內其實尚未針對這現象,在他們的行政系統或展演機制做出明確的回應與想像,此篇文章除了講述自身以四三五歷史為創作題材的經驗之外,也給予文化局與主事者一個經營的想像,即透過這三至五年的長期進駐,事實上每位藝術家都在他們的創作生涯中有了一定的累積與改變,但是這樣的累績與改變,其實需要長期的研究與追蹤才能看出端倪,而剛好四三五最缺乏的就是這類研究的相關專才,而這些研究成果事實上也有可能成為四三五自身機構每年在做展演規劃與活動安排時,可供參考的標的,甚至是能有自辦策展的想像?一個藝術進駐機構能見證一個藝術家的成長,其實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本文在結論則是提出這個看法,期待四三五在未來能展現出與其他藝術進駐單位最不同的特色。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