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人,更好的人類?
Author: 許與安, 2020年01月13日 00時30分
評論的展演: 宮保睿<<闌尾人>>
宮保睿以痕跡器官闌尾作為這次思想實驗的主軸,構築對闌尾的未來想像,探討能否透過科學與科技賦予它新的功能,創造新的可能性,讓我們能以不同的觀點,去思考身體與不斷改變的外在環境如何更和諧的互動,甚至是創造出更有利人類生存的互動方式。
作品的發展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闌尾」的研究,第二部分則是透過想像推測與生物學、生理學,建構出一系列對未來的想像。宮保睿從相關解剖醫學資料、科學論⽂與書籍,佐證得到關於概念想像的邏輯合理性,同時以⽣物科技與⼼智哲學兩個方向,分別訪談了澳洲昆⼠蘭理⼯⼤學未來環境研究所的曹存慧博⼠,與國⽴陽明⼤學⼼智哲學研究所的林映彤教授,討論痕跡器官「闌尾」在⽣物科技上的未來可能性與可⾏性,以及訪談改造過後的人類的身理及心理反應。除了訪談錄像的播放之外,現場還展示了3D列印的器官構造、闌尾人的特殊菜單及食物模型,完整且真實的把觀者帶入所欲構築的情境中。
為何宮保睿選擇的是闌尾而不是其他痕跡器官?闌尾對人類來說除了引發一些病痛之外,作用幾乎是零,到底為什麼它還存在於人類身上?研究人員收集了533個哺乳動物種類的胃腸和生長環境數據,看看過去1120萬年闌尾在他們的身上是否存在,在追蹤了闌尾的出現和消失模式之後,發現闌尾出現後就幾乎沒有消失過,因此推測闌尾在哺乳動物中可能具有很微小的適應價值,能夠增加後代生存的可能性,進而發現有闌尾的動物的闌尾中,淋巴組織的濃度較高可以幫助刺激腸道中的好菌生長,故大膽推測闌尾對人類的免疫是有正面幫助的,或許正是因為闌尾的功能一直存在許多討論跟研究,因此成為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痕跡器官在定義上是指生物經過進化後為了適應環境,較不需要的器官會漸漸退化,直到失去功能。英文中的“evolution”一詞現在大多翻譯成「進化」,只是這個詞原本只是中性的表達事物的變化與發展,無關好壞,到了19世紀才開始出現「進步、高級化」的正向意義。然而進步與退步的區隔有時甚是矛盾,以闌尾來說,他的退化不也同時是一種進化嗎?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第一版《物種起源》的時候,只在結尾段中用到了“evolution”一次。與之相比,達爾文更傾向用「發生了改變的繼承」等詞組來替代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進化」,這樣的作法似乎能更宏觀的去審視人體的改變,闌尾人的改造為退化的痕跡器官重新賦予功能,這究竟是一種進化還是退化呢?宮保睿維持中立並沒有做出太多解釋,或許是因為他知道在「人」的面前,這些都顯得微不足道。
人的主體性、自我意識的形成是靠著身體知覺而產生,當科技開始介入人體後,人的主體性開始被質疑了,追求更精良的器官會不會反而是對身體的一種貶抑?那些被改造過後的器官及身體又應該要如何重新認識這個世界?被改造後的闌尾人接受採訪的錄像在嘗試回答這些問題,錄像的畫面是清新舒爽的,光線是明亮的,闌尾人以輕鬆和緩的語氣,針對改造後的身心變化侃侃而談,看起來對改造後的適應狀況及身體機能甚是滿意,不過對比桌上的闌尾人特殊套餐(前菜是花瓣跟樹枝、主菜是生豬肉佐葵瓜子、甜點是蜂蠟跟冰塊),一切似乎又顯得詭譎諷刺。
宮保睿在闌尾人中以一個上帝的視角,對演化進行了大膽的預言跟操作,透過新興科技突破自然身體的侷限,揭示了人類及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像我們買電腦的時候會追求更高規格的硬體,這樣的操作有很大的機會使人體成為野心及權利競逐的場域,雖然我們目前可能會認為這些想法過於天馬行空,因爲人體改造需要仰賴超超凡的科技,現今人類文明還沒發展到這個境界,不過這種想法其實並不需要真的可行的科技去支持,因為這種想法出現的那一刻,就對我們的認知以及對世界的理解造成撼動。宮保睿用比較輕鬆的口吻迂迴的道出這層焦慮,彷彿在對傅柯1966年出版的《詞與物》結尾:「人將被抹去,如同海邊沙灘上的一張臉」做出跨時空的呼應與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