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人類最大的天分,是我們擁有感同身受的力量。《2019世界新聞攝影展》
分享 | 瀏覽數: 603

人類最大的天分,是我們擁有感同身受的力量。《2019世界新聞攝影展》

Author: 葉晞, 2020年01月13日 10時12分

評論的展演: 2019世界新聞攝影展

 

展覽名稱:《2019世界新聞攝影展》

展覽地點:Studio 94  

展覽日期:2019.11.02-11.24


 來自荷蘭阿姆特丹的世界新聞攝影展(World Press Photo)來台灣展出一系列新聞照片,包括環境、人權、動物、戰爭等議題。攝影師們透過鏡頭把世界的樣貌記錄下來,將近年發生的國際時事,化成一張張有故事的照片,讓更多人看見。在我們的世界,可能安全又富足。但我們可能不知道,世界的某個角落,正發生著無法想像的可怕與悲傷。

 世界新聞攝影成立宗旨,是為了提升新聞的發展,特別是視覺新聞。希望每個攝影記者,為世界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並引領人們思考社會現存的議題。藉由照片,我們看見世界各地的故事。有快樂,但更多的是哀傷。有許多人正在挨餓,或身在戰場上無辜被波及,許多動物的生命被剝奪。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我們生活在安全的地方,透過藉由新聞了解世界的另一面。

  Studio 94位於陽明山山腰,由老房子改建而成,外觀保留木造的材質,屋內用新的木頭和白色牆板重新裝潢,讓整棟房子顯得溫馨可愛。當天天氣晴朗,窗子都敞開著,展場空間舒適明亮,有自然光以及植栽作為陪襯,在這樣的空間裡,更能讓人靜下心來,慢慢欣賞、咀嚼來自世界各地的訊息。

  現在已經是個人人都可以攝影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當記者,在衝突現場拿起手機記錄下來、上傳到爆料公社,就形成一篇報導。每個人都可以攝影,那誰又可以稱為攝影師?誰又能拍出「好」照片?攝影跟藝術一樣,定義越來越模糊,是誰都可以做,但是也不是誰都能做的東西。攝影家布列松說過:「與其衝鋒陷陣地攝影,不如思索表象的紊亂。」攝影,是說故事的,是帶來思考的。他也說:「出於對生命的一種預感,攝影必須在動態中抓到那個具有渲染力的平衡點。」按下快門的瞬間,就把當下的故事蒐羅起來了。回到新聞攝影——新聞是主體感知到、並為受眾所接收到的客觀事物變動的重要信息。攝影成為帶新聞的主力:讓影像說話。一位手拿機關槍,身穿用樹葉編織的戰袍的黑人,皺著眉頭、慌張地看向遠方,讓人想到他身在戰火之中,同袍都已戰死,當我們看著他的照片時,他還好好活著嗎?養蜂的農民、門諾教的儀式、殺豬的農家,連在一起的三張照片,三者的關聯是什麼?門諾教的農夫引進大豆,讓大片土地種植大豆而影響了當地的蜂農,上千隻蜜蜂死掉又危及到附近的自然,花草樹木難以生長,不得不殺掉家裡僅剩的牛隻。影像說話,帶領人們進入故事裡。

  影像說故事,好的故事讓人開始「想像」,讓人開始理解別人看見的世界。「不想看到的事,你可以閉上眼睛;但不想感覺的事,你無法閉上心房。」開始感受照片想說的,那麼感覺會留在心中,不會看完就忘。那麼,好的攝影,是種開啟想像力的攝影,是好的觀眾、會感受和聆聽的人們能理解的攝影。照片不是讓時間空間永遠暫停,而是讓時間空間流淌在人們的記憶和心裡。

  《世界新聞攝影》每年從數以萬計的新聞照片中,選出140張展出,從自然環境到國家、人權議題,展覽中的照片都告訴我們國際議題的急迫性。「人類最大的天分,是我們擁有感同身受的力量。」我很幸福,身而為人,我能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我們看著照片,讀著照片的故事,感受照片裡的悲傷。但更哀痛的是,我們或許無能為力。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